首頁>健康>

家有腦卒中後遺症病號的朋友們可能都發現:病號上肢功能恢復相比下肢功能更差一點。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一種腦卒中後遺症叫肩手綜合徵!

肩手綜合徵也叫反射性交感神經性營養不良,是腦卒中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也是常見的後遺症。

本病多表現為肩痛、肩關節活動受限、腕關節活動受限、手浮腫疼痛、皮溫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機能和上肢運動功能恢復。

本病多發生在腦卒中後1-4 月,甚者半年,主要表現為肩痛和手腫脹,嚴重者拒絕做肩部任何活動,日久形成關節攣縮。 如不予適當治療,將導致肩、手、指的永久性畸形。

本病其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目前多認為是腦血管病急性發作影響血管運動中樞,直接引起患肢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及血管痙攣反應,隨後區域性組織營養障礙導致水腫又引發關節活動受限 的惡性迴圈,最終導致交感神經系統受累所致。

腦卒中患者不恰當的體位擺放或牽拉是導致肩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的主要原因。因此,腦卒中後護理很重要,有專業醫務工作者指導護理更重要。專業的醫務工作者團隊包括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

本病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方法,因此,綜合康復治療就顯得非常重要。綜合康復治療分為中醫傳統康復手段和現代康復方法。

本病屬中醫“痺證”、“偏枯”等範疇,中醫學認為,腦卒中患者久臥氣血虧虛,血瘀愈甚,經脈阻滯,氣血執行不暢,經脈阻滯則見痺痛水腫,末端肢體失榮則見攣縮萎軟,治療當舒經活絡,調和氣血。

針灸推拿透過作用於患者肢體區域性,在疏通經絡、執行氣血方面有較好作用,患者在治療1 月後,上肢運動功能明顯改善,疼痛明顯減輕。

關節鬆動術是康復醫學中一項重要技術,也稱麥特蘭德手法,是治療者在關節可動活動範圍內完成的一種針對性很強的手法操作技術,在應用時常選擇關節的生理運動和附屬運動作為治療手段,對關節面進行分離牽引、旋轉、滾動、滑動等手法,促進關節液流動,鬆解粘連組織,增大關節活動間隙,減輕疼痛及增強本體反饋機制,從而達到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

研究結果顯示,在常規針灸推拿治療的基礎上,接受關節鬆動術治療,患者的上肢運動功能改善更為明顯,疼痛亦進一步得到減輕,尤其是肩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範圍得到明顯提升。

11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老年痴呆檢測:5題全錯的老人就危險啦!兒女們速轉給老人測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