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眩暈係指因清竅失養,臨床上以頭暈、眼花為主症的一類病證。眩即眼花,暈是頭暈,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其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面色蒼白等症狀,嚴重者可突然仆倒。顏正華認為,眩暈雖病在清竅,但與肝、腎、脾三髒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三者中又與肝的關係最為密切。肝五行屬木,木性升發,喜條達而惡抑鬱,主疏洩氣機,調暢情志,在經屬厥陰,與少陽相表裡,內居相火,一經誘發則易於升騰;肝體陰而用陽,全賴陰血涵潤,而陰血易耗,故肝風易動。若肝失疏洩,則升降失度,出入無節,病及清竅,則致眩暈發作。若肝之疏洩功能失常,橫克脾土,則脾健運失司;氣血生化乏源,氣血不足,不能上養清竅而為眩暈。同時也可產生“痰飲”等病理產物,停留於清竅而致眩暈。此外,肝腎同源,若患者年老體衰,先天之本漸衰,日久而致水不涵木,肝失所養,肝陽上亢,上擾清竅而作眩暈。

病因病機

顏正華認為,眩暈的病因病機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精神因素 因長期精神緊張,或惱怒憂思,使肝氣內鬱,鬱久化火,肝火上升則發為眩暈、頭痛、面紅目赤、煩躁善怒等症,或肝火內擾,耗損肝腎之陰,以致肝腎陰虛,肝陽偏亢,亢陽上擾頭目,而發眩暈、頭痛、心煩、失眠等症。

飲食不節 由於過食肥甘或飲酒過度損傷脾胃,運化失常,而致痰溼內生,痰濁中阻,土壅木鬱,肝失調達,清陽不升,而眩暈、頭重、胸脘痞悶。如溼痰化熱生風,則眩暈頭重或脹痛、心煩、驚悸、失眠。

內傷虛損 勞傷過度,或老年腎虧,腎陰不足,肝失所養,內風易動,症見眩暈頭痛,時作時止,五心煩熱。如陰損及陽,腎陽虧損,除見眩暈頭痛外,更見畏寒肢冷、夜尿增多。亦有陰陽兩虛者,症見肝陽上擾,同時又見腎陰、腎陽兩虛之證。

衝任失調 衝脈為血海,任脈主一身之陰,衝任二脈與肝腎有密切的關係,衝任失調也能引起肝腎陰虧、肝陽上亢,甚至腎陽亦衰成為陰陽兩虛之證。

上述種種因素都能引起眩暈。其根本原因,無非是肝腎陰陽失調,腎陰虧損,肝陽偏亢,上擾清竅,形成下虛上實、本虛標實之證。如果肝陽暴亢,陽亢風動,血隨氣逆,夾痰夾火,擾動心神,橫竄經絡,矇蔽清竅,而發生中風暈厥,肝風入絡,可見四肢麻木、口眼歪斜。

顏正華認為,眩暈的病因病機雖多變,但總以虛實為綱,虛為病之本,實為病之標。然虛有氣、血、陰、陽之分,實有風、火、瘀、痰之別。它們可以獨見,亦可並見。臨床所見往往是虛實錯雜,互為因果,彼此影響,甚至相互轉化。故在臨床中應詳加辨析,抓住病理機制的關鍵所在。病程久者多偏於虛,虛者以精氣虛居多,精虛者,宜填精生髓,滋補腎陰;氣血虛者,宜益氣養血,調補肝腎。病程短者多偏於實,實證以痰火為常見,痰溼中阻者,宜燥溼化痰;肝火偏盛者,當清肝瀉火;肝陽上亢,化火生風者,宜清鎮潛降。本病的發生以陰虛陽亢者居多,治療當以清火滋陰潛陽。若遇虛實夾雜,或由因虛致實,或由邪實致虛,當扶正以祛邪,或祛邪以安正,臨床應權衡標本緩急輕重,酌情論治。

辨證論治

臨床中,顏正華多從以下七個方面辨證論治眩暈一病。

肝火亢盛型 肝火亢盛型的主症為眩暈耳鳴,頭部兩側脹痛如裂,顳部青筋暴露,面紅,目赤,口乾,口苦,煩躁善怒,便難或秘,尿赤,舌紅苔黃,脈弦緊或弦數。常用方劑:①龍膽瀉肝湯加減。常用藥物: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柴胡、當歸、生地、甘草。瀉肝經實火,去當歸、柴胡、澤瀉、車前子,加菊花、鉤藤、槐花、夏枯草平肝清火;如大便秘結,可加大黃瀉火通便;頭痛眩暈甚,加羚羊角、生石決明、珍珠母清肝火,平肝陽;口舌乾燥,加石斛、玄參養陰瀉熱。②當歸龍薈丸加減。常用藥物:當歸、黃柏、龍膽草、梔子、黃連、大黃、青黛、蘆薈、麝香、木香。

肝陽上亢型 肝陽上亢型的主症為眩暈耳鳴,頭痛且脹,面色潮紅,煩躁易怒,驚悸失眠多夢,舌紅苔薄,脈弦。常用方劑:①鎮肝息風湯加減。常用藥物:懷牛膝、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生龜板、生白芍、玄參、天冬、茵陳、川楝子、生麥芽、甘草。如痰多,加竹瀝、膽南星、川貝母;尺脈弱,加熟地、山茱萸;頭痛劇烈、眼脹痛者,加菊花、鉤藤、夏枯草,以洩肝火。②天麻鉤藤飲加減。常用藥物:天麻、鉤藤、生石決明、梔子、黃芩、牛膝、杜仲、桑寄生、茯苓、首烏藤、益母草。肝陽上亢者酌加白芍、珍珠母,以增強平肝潛陽之力;陰虛者加生地、女貞子。

顏正華治療眩暈證屬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者,自創處方:潛降湯,收效甚佳。藥物組成:熟地黃15g,白芍12g,生石決明(打碎,先煎)30g,生牡蠣(打碎,先煎)30g,茯苓10~20g,丹參12~15g,益母草15g,懷牛膝12 ~15g,首烏藤30g,白菊花10g。方中熟地甘而微溫,善滋陰養血固本,治陰血虧虛之證;白芍苦酸微寒,善養血斂陰,平肝柔肝,治肝陽上擾清竅而致的眩暈頭痛,兩藥共為君藥,滋補陰血,平抑肝陽。石決明質重鹹寒,善清肝火,養肝陰,潛肝陽;生牡蠣質重而鹹澀微寒,善益陰潛陽,又能鎮心安神,兩藥共為臣藥,既助主藥補陰潛陽,又能鎮心安神。茯苓甘平,寧心安神健脾;丹參微寒,清心除煩活血;牛膝補肝腎而引火、引血下行;益母草微寒,清熱利水,活血化瘀,四藥共為佐藥,既助君、臣藥潛肝陽、補肝腎、定神志,又引火、引血下行。白菊花微寒,能平抑肝陽,清利頭目;首烏藤性平,能養心安神,祛風通絡,二藥共為使藥,一則平抑肝陽養,心安神,二則引藥入心肝二經。諸藥合用,滋陰平肝,潛陽安神效宏。

臨證凡遇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心悸失眠等症,特別是中老年患者,顏正華每每投用潛降湯,並隨證加減。如兼食慾不振者,去熟地黃,加制何首烏;兼耳鳴者,加磁石;兼腰痛者,加杜仲、桑寄生;兼盜汗者,加五味子、浮小麥;兼大便黏滯不爽者,加決明子、黑芝麻;偏於陰虛火旺,兼心煩、口乾者,去熟地黃,加生地黃、麥冬;肝火偏旺,兼急躁易怒、目赤者,加龍膽草、夏枯草;頭痛較重者,加刺蒺藜、蔓荊子;眩暈較重者,加天麻、鉤藤;失眠較重者,加炒棗仁、龍齒。

顏正華認為,病位在肝腎的眩暈治療雖重點在平肝潛陽,但同時應注意以下六點:①肝為剛髒,內寄相火,平肝之中兼可清肝,清肝必用寒涼之品,此時謹防戕傷胃氣;②肝以陰為體,以陽為用,補肝陰可平肝陽;③乙癸同源,滋補腎陰亦可平抑肝陽,但補腎陰切忌呆補、蠻補,而要滋而不膩,補而不滯;④因懷牛膝、益母草既可助君、臣藥補肝腎、定神志,又可引火、引血下行,直折亢陽,此乃平肝息風定眩又一蹊徑;⑤運用金石之藥(如石決明、生牡蠣)平肝潛陽實屬必要,但不能久用,否則易傷胃氣,得不償失;⑥此類眩暈常因急躁、勞累加重,故顏正華常配合輔助療法,囑咐患者調暢情志而疏肝氣。

痰濁中阻型 痰濁中阻型的主症為眩暈頭重,胸脘脹悶,神倦多寐,泛惡欲吐,食慾不振,苔白膩,脈濡滑。如溼痰化熱,可見眩暈頭重或脹痛、心煩、驚悸、失眠、舌苔黃膩、脈滑數。常用方劑: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常用藥物:天麻、白朮、半夏、橘紅、茯苓、甘草、蔓荊子、生薑、大棗。本方的功能為燥溼化痰息風。方中天麻平肝息風,白朮健脾,二陳燥溼化痰。如頭痛者,加白蒺藜、蔓荊子。

對於眩暈溼痰化熱,痰熱上擾,眩暈頭重、驚悸失眠、口苦尿赤者可選用溫膽湯加減。常用藥物:半夏、陳皮、茯苓、炙甘草、枳實、竹茹。本方的功能為燥溼化痰清熱。方中二陳燥溼化痰,枳實、竹茹行氣化痰清熱。加黃連名黃連溫膽湯,清心除煩之力更佳。

腎陰不足型 腎陰不足型的主症為頭痛眩暈,時作時止,耳鳴耳聾,口渴咽乾,五心煩熱,腰痠腿軟,盜汗遺精,大便難,舌紅少津,脈細數或弦細數。常用方劑:①杞菊地黃丸加減。常用藥物:熟地、山藥、山茱萸、丹皮、茯苓、澤瀉、枸杞子、菊花。本方的功能為滋補肝腎。眩暈重者,加白蒺藜、鉤藤、天麻、石決明;心悸失眠者,加珍珠母、生龍牡;大便幹者,加黑芝麻;虛風內動,四肢麻木者,加桑枝、桑寄生、豨薟草、紅花、雞血藤。②左歸丸加減。常用藥物: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川牛膝、鹿角膠、龜板膠,本方滋補肝腎,補而不瀉,滋補之力較六味地黃丸大,宜於眩暈、肝腎陰虛症狀較重者。

腎陽不足型 腎陽不足型的主症為頭暈目眩,面白肢冷,畏寒便溏,尿頻量多,脈沉遲弱,舌質淡,苔白潤。常用方劑:金匱腎氣丸加減。常用藥物:乾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等。本方的功能為補腎助陽。

陰陽兩虛型 陰陽兩虛型的主症為更年期高血壓,頭痛眩暈,面紅心煩,肢冷畏寒,失眠多夢,口乾心煩,腰腿痠軟,夜尿增多,脈弦細,舌淡或嫩紅,苔白。常用方劑:二仙湯加減。常用藥物: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當歸、知母、黃柏。本方補陰陽,調衝脈。

脾氣虛弱型 脾氣虛弱型的主症為頭暈目眩,遇勞則發,面色少華,肢倦乏力,心悸,少寐,神疲懶言,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治宜補益氣血,健運脾胃。常用方劑:歸脾湯加減。常用藥物:黨參、炙黃芪、炒白朮、茯苓、炙甘草、龍眼肉、當歸、炒棗仁、遠志、陳皮、枳殼、砂仁、大棗、生薑、生麥芽、生谷芽。

若頭重如蒙,胸脘痞悶,泛泛欲嘔,肢體倦怠,食少多寐,苔白膩,脈濡滑,治以祛痰燥溼,升清降濁。常用方劑: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常用藥物:清半夏、生白朮、天麻、茯苓、陳皮、炒枳殼。若病程久,侵及經絡,損傷氣血,而致痰瘀互結,酌加川芎、紅花等活血通絡之品。

醫案舉隅

王某,女,34歲。初診:2010年2月27日。主訴:頭暈半年,加重2周。現病史:頭暈半年,近2周加重。現乏力伴心慌,腰痠,夜寐多夢,納可,二便調。末次月經:1月23日,週期正常,量偏少。舌紅苔薄少,脈沉細。曾於2009年9月行人工流產術。辨證:心脾兩虛。治法:補氣養血,寧心安神。處方:生黃芪15g,茯苓神各10g,生白朮10g,當歸6g,生白芍10g,炒棗仁20g,珍珠母(先煎)30g,夏枯草15g,首烏藤30g,桑寄生30g,白菊花10g,鉤藤15g。7劑,水煎服。2010年3月6日二診:患者訴服上方頭暈、腰痠、心慌減輕。現氣短乏力,寐多夢,舌脈如前。處方:生黃芪20g,茯苓神各10g,生白朮10g,當歸6g,生白芍10g,炒棗仁20g,珍珠母(先煎)30g,夏枯草15g,首烏藤 30g,桑寄生30g,白菊花10g,鉤藤15g,黨參15g,遠志6g,生龍牡(先煎)各30g,五味子6g,龍眼肉10g。14劑,水煎服。按語 本案患者頭暈氣短、乏力、心慌、腰痠、夜寐多夢、脈沉細,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心神失養所致。治當補氣養血,寧心安神。方中生黃芪、茯苓、生白朮補氣健脾,使氣血生化有源,當歸、生白芍養血,共收補養氣血之效;炒棗仁、首烏藤、茯神、珍珠母養心鎮心安神;桑寄生、夏枯草、白菊花、鉤藤補肝腎、強腰膝、平肝清熱,針對頭暈而設。二診頭暈、腰痠、心慌減輕,仍氣短乏力,寐多夢。故在前方的基礎上加黨參以增強補氣健脾之力;加遠志、生龍牡、五味子以增強寧心安神之功;加龍眼肉以增強補養氣血、安神之效。諸藥合用,證症相參,服藥20餘劑,諸症皆消。

17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高尿酸血癥會致心臟病,降尿酸越低越好,無症狀不用吃藥?闢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