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可表現為突然或緩慢發生的關節腫脹、疼痛,局部發紅髮燙。其實痛風不僅侵犯關節,而且常損壞腎臟等組織,嚴重時可導致殘疾、痛風石及腎功能衰竭等併發症。
有些人喝啤酒、吃海鮮後尤其容易出現上述症狀,可謂屢試不爽。
痛風,不止關節痛那麼簡單
首先,痛風和高尿酸血癥只是一組代謝綜合徵中的表現之一,常常還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和冠心病等。
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最後主要威脅的是腎臟,引起腎結石甚至腎衰。痛風約1/3會引起腎損傷,15%以上的痛風者最終會死於腎衰竭。這怎能不讓人後怕?
什麼人容易患上痛風?
目前,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飲酒、吃過多紅肉、運動太少等,都會增加患病風的風險,以及體重過高、腰腹肥胖都是痛風的風險因素。除此之外,年輕時就發胖的男人更容易患上痛風,特別是家族中有痛風患者的人,更應當高度警惕。
一項在近3萬名經常跑步的健身者中跟蹤研究發現,即使在參加公眾跑步活動的男性當中,飲食生活因素也會對痛風風險產生影響:
1.每攝取10克酒精,痛風風險就會上升10%
2.每天多吃一份紅肉,痛風風險上升45%
3.每天多吃一個水果(比如1個蘋果或橙子),痛風風險下降27%
4.體重指數(BMI)對痛風風險的影響非常大(BMI超過27.5的人痛風風險是BIM低於20人的16倍)
5.腰圍每增加1cm,即使跑同樣的距離,痛風風險上升6%
6.日常跑步的距離每增加1公里,痛風風險降低8%
7.在標準10公里跑測試中,跑步速度每上升1m/s(3.6公里/小時)痛風風險下降45%
這項研究結果說明,除了遺傳因素無法改變之外,食物因素是可以改變的。而體能也有很大關係,因為體能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代謝能力。所以,提高身體對尿酸的代謝能力,要比斤斤計較食物的嘌呤含量更為重要。
痛風發作時,飲食控制要嚴格
雖然不是所有高尿酸都會發生痛風、需要治療。但尿酸異常,至少提醒我們身體有問題了,要注意調整生活飲食習慣,甚至需要藥物治療。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記住飲食注意點,下面三句話要牢記:
*忌海鮮,遠內臟,避濃湯,尿酸穩*
*豬牛羊,雞鴨鵝,鱸鯉鯽,要適量
*發病期,素食棒,平穩後,肉要少
痛風發作期間,或者尿酸控制不佳時,海鮮、內臟、濃湯等高嘌呤的食物應完全不吃,像畜肉、禽肉、部分魚肉等中高嘌呤食物則少吃。儘量選擇牛奶、優酪乳、蛋類等低嘌呤食物,既能滿足每天營養需求,也能降低食物對尿酸的影響。
身體的綜合代謝水平改善了,尿酸的問題也會逐漸得到改善。對於尚未發展為痛風的患者來說,控制體重,改善代謝紊亂問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疾病發展到痛風狀態,預防因此造成的各種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