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學習謝海洲先生本著“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治癒慢性口腔潰瘍的經驗。
口瘡病有久暫,症分虛實,新發者易圖,久病者難療。其與心、脾、小腸、胃諸臟腑息息相關,病因病機非止一端。
01
早在《內經》一書中,不僅已有“民病口瘡”之說,而且關於其病理也有論述。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素問·至真要大論》),“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素問·氣厥論》)。
王冰注云:“小腸脈,絡心,循嚥下膈抵胃屬小腸。故受熱已,下令腸膈塞而不便,上則口生瘡而糜爛也。”
明確指出了口瘡一病與心、胃、小腸、膀胱等臟腑有關。隨著醫學的發展,後世對本病的認識也就更加深刻,所以也日趨完備。
如《醫貫》中說:“口瘡上焦實熱,中焦虛寒,下焦陰火,各經傳變所致。”
《醫林繩墨》中說:“五脈之氣,皆統於脾。凡七情六慾五味皆能致病,治當因病而求之。”
《醫宗金鑑卷四十二》中說:“口糜洩瀉雖雲熱,上下相移亦必虛,心脾開竅於舌口,小腸胃病化失職”等,所云極是。
在治則上,《證治匯補》更進一步指出:“若服涼藥不愈者,此中焦元氣不足,虛火上炎,又當溫補。”
02
由此可見,口瘡多由七情失調,六慾不節,五味偏嗜引起。
其病理有屬熱毒上攻者,有屬脾胃失調,溼熱蘊蒸者,有屬氣虛、陰虛者。
屬實證者,多由火熱之毒或溫熱蘊鬱心胃二經,上蒸口腔所致;屬虛證者,以中焦虛寒,元氣不足,虛火上炎為多。
新病多實,久病多虛,而虛實夾雜證亦屢見不鮮矣。
臨證中病機屬溼熱蘊蒸而致口瘡的,較之心胃之火上炎者,病情更加纏綿。以其溼熱膠結,徒清熱反礙溼,純化溼則更助其熱,施治不當,最易遷延,轉成痼疾。
又熱盛為毒,必傷陰分,若調治失當,過服苦寒,更劫陰精;“壯火食氣”邪氣久羈不除,亦損正氣。
一般常見的累年不愈的口瘡之疾,即今之謂慢性口腔潰瘍者多屬此類,概言之,一日溼熱,二日氣損,三日陰傷,為其病機的大要也。
診治時,務須仔細辨認孰者為實,孰者為虛,孰者為本,孰者為標,孰者先治,孰者後調,宜詳為剖析,然後圖治,勿泥清胃瀉火一法。
03
曾治一婦女,時某,35歲。據述口腔潰瘍多年,反覆發作,經久不愈。
近日潰瘍波及唇、鼻腔,納少不欲食,胃脘不舒,大便秘結,三四日一行。素有失眠多夢、納呆腹脹、大便不調、倦怠乏力等症。舌質紅,苔黃膩厚,少津,脈沉細滑。
此係心脾素虛,溼熱內蘊,燻蒸於上之候,屬本虛標實之證。擬清熱利溼解毒之法:
處方:生地20克,木通10克,當歸10克,連翹10克,赤小豆10克,升麻5克,豆豉10克,黃芩10克,黃柏10克,梔子10克,瓜蔞25克,土茯苓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另錫類散4小瓶(每瓶0.5克),塗患處。
二診時,口腔潰瘍全部消失,唯失眠乏力,納少腹脹症狀仍在,遂轉而以治其心脾為主旨。
處方:黃芩10克,黨參10克,白朮10克,當歸10克,炙甘草10克,遠志10克,桑椹25克,生地15克,瓜蔞15克,枳殼10克,黃芪15克,升麻5克,黃連5克,龍眼肉25克,煅龍牡各25克,水煎服,每日1劑。
進藥5劑而愈。
本例病程較長,心脾素虛,又一派溼熱蘊蒸之象,倘治其虛,恣用溫補,慮其邪熱愈熾,若一味攻邪,又恐徒傷氣陰,犯虛虛之戒,於病情無益。
標本並重,又恐杯水車薪,無以制其毒熱之勢,虛實夾雜,頗感棘手。
餘詳審脈證,權衡輕重緩急,遵《內經》:“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之旨,初診以清利溼熱,治標為主,少顧其本;複診以治本為主,兼顧其標。面面俱到,有主有從。
先投清利溼熱解毒重劑,佐扶正之品,直折其邪,一蕩而平;複診以益氣養陰之方,少佐苦寒之品,意在清餘熱,平補心脾以收全功。
如是邪熱得除,心脾得健,溼不內蘊,熱不復生,陰陽平和,病焉能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