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是指心臟突然停止跳動,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嚴重缺氧、缺血,臨床表現為捫不到大動脈搏動和心音消失;隨後意識喪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如果不及時搶救可引起死亡。如今中青年心梗患者發病率上升,每年有接近55萬人因心源性猝死而離世。
一般認為,心臟停搏5~10秒可出現眩暈或暈厥,超過15秒可出現暈厥和抽搐,超過20秒可出現昏迷;如果心搏停止超過5分鐘常可造成大腦嚴重損傷或死亡,即使復跳也往往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因此,心臟驟停必須爭分奪秒積極搶救。
10月12日上午7點,120急救中心通知某醫院醫護人員隨同救護車趕到患者沈大哥家中,發現患者坐在地上,背靠著床,已經處於無意識、呼之不應的狀態。檢查沒有動脈搏動,也聽不到心音。家屬稱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病史,5個月前曾做了心臟支架手術。醫生在救護車上一邊實施急救,一邊趕往當地區級醫院。
到了醫院急診時,患者已經沒有呼吸心跳了,急診科醫生馬上接手,氣管插管、建立靜脈通道,靜推腎上腺素。經過搶救之後,心跳恢復了。儘管恢復了自主心律,但患者陷入了持續的昏迷中。患者頻發抽搐,醫生擔心心跳驟停的時間裡,已經對患者的腦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醫生給患者翻身、吸痰,稍微刺激就發作抽搐。
急診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顯示沒有再次梗塞。醫生對患者進行“亞低溫治療”,接著機械通氣、抗感染、營養支援,持續配合高壓氧治療,多學科會診,調整治療方案……昏迷後第11天,患者睜開了眼睛;第14天,可以做出指令的動作。10月30日,患者轉入康復治療,11月8日康復出院。
醫生稱,院外發生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成功救回的機率不高。這次患者成功獲救,一是在最佳時間內實施了搶救,二是多學科醫生的通力合作,給患者進行科學規範治療。其中“亞低溫治療”即在充分的鎮定鎮靜下,用物理方法將患者體溫降低到預期水平,降低腦氧耗,維持正常腦血流和細胞代謝能量,減輕乳酸堆積和降低顱內壓力。
有專家稱,高強度、持續過勞的狀態,如今成為心臟發生猝死的重要誘因,事先做好預防工作很重要,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合理飲食、運動、作息規律,還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
心肌梗塞引發的猝死,一般來說會出現先兆。這些先兆現象提醒猝死隨時可能發生:
1、胸悶胸痛。突然感到胸悶胸痛、突然眼黑,呼吸變得非常快甚至困難以及心率相對較低、身體虛弱、出汗多,甚至暈倒。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千萬不要用身體扛,儘量調整呼吸,以免過於興奮。當發生頻率增多時,必須就醫做相應的檢查。
2、異常疼痛。有一些不是很典型的先兆容易讓人混淆。比如牙痛,不同於普通的牙痛,它常常找不到具體的位置,而且疼痛感很強烈。甚至會導致肩背部疼痛,或腹痛並伴有嘔吐。這是人身體系統紊亂導致的現象,而身體系統紊亂則是導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須重視。
3、暈厥,身心疲憊。大量的資料表明:暈厥是猝死前最常見的徵兆,大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從而導致腦供血不足。如果發生突然暈厥,一定要高度警惕。
4、眼前發黑,肢體麻木伴有頭痛。腦卒中患者會出現肢體癱瘓、血壓增高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