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神醫華佗,東漢末年的名老中醫。他醫術高明,而且全面,只要是治病的手段,不管是藥、針、灸、外科手術,都會使用。
這樣的一位名醫,給自己的兩位徒弟留下的兩個方子,並不是治病的方子,而是養生的方子。
這也正符合《黃帝內經》之道:「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所以說,高手,都是在未病之時治病,因為這是最好的治療時機。即便是華佗這樣的神醫,醫療生涯中也會遇到治不了的重病,不得不對病人說「你要是早遇到我還不至於到這個地步」的遺憾。
華佗傳給兩個徒弟的方子是什麼呢?一個是傳給樊阿的漆葉青黏散,一個則是傳給吳普的五禽戲。
漆葉青黏散
漆葉青黏散,因為這兩種藥材記載不多,所以不能準確考證,有人猜測是玉竹或黃精,還有玉竹葉。
雖不能百分百確認,但玉竹和黃精確實是滋陰養精的佳品。尤其是津液不足,經常熬夜傷陰的人,用玉竹泡水,或吃黃精,都是很好的保健之法。
五禽戲讓人腿腳輕鬆靈活耳目聰明
華佗傳給吳普的五禽戲,卻是實實在在地一直流傳至今。
什麼是五禽戲五禽戲,是華佗觀察大自然的動物形象,根據人的身體功能,兩者思考結合之後,發明的一套模仿動物的肢體語言,運動形式,來鍛鍊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的一套功法。
在《後漢書·方術列傳·華佗傳》記載:「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五禽戲可以治病,還可以讓人腿腳輕鬆靈活。身體不舒服了,練一套,就能身體輕便。華佗的徒弟吳普練了之後,90多歲了,還耳聰目明,牙齒堅固不掉。
五禽戲,分別是虎、鹿、熊、猿、鳥。
10天學會五禽戲
虎戲:外在形體鍛鍊的部位,是我們的筋、肌、骨組織的強韌度。對神經衰弱、頸肩背痛、坐骨神經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療效。
鹿戲:主要鍛鍊我們的筋膜的延展性,還能減少腰部脂肪,達到瘦腰的效果。
熊戲:主要是調理脾胃,脾主肌肉,所以也可以充實四肢肌肉。有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或其他脾胃不適的症狀,可以透過熊戲改善。
猿戲:可以養心醒神,平時運動少的人,透過猿戲增強肢體的靈活性,健體輕身,鍛鍊平衡能力。
鳥戲:前面幾個形體,鍛鍊了我們的筋肌骨骼,也給我們的器髒做了按摩,身體的氣血迴圈已經充盈,最後,透過鳥戲,讓整體經絡通暢,腎氣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