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溼氣
重“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體內溼氣重的根源在於脾和肺。溼是脾肺兩虛、脾不健運的病理產物。
過量吃海鮮,寒溼入侵損脾陽
脾胃作為消化器官,是食物的加工廠。按照中醫理論,食物之中有寒、熱、溫、涼之分。雖說攝入過於溫熱的食物,也會損傷脾胃中的津液,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但攝入過於寒涼的食物,尤其是那些嗜好食用寒涼食品者,對脾胃造成的傷害會更大。
許多人以為中醫所說的食物寒、熱、溫、涼,就是指食品的溫度,如有些女性在月經前和月經期,常常會注意不食用從冰箱拿出來的食品。其實這並不全面,中醫所講的食物寒、熱、溫、涼,這四種特性是食物本身的自然屬性,是中醫對食物作用於人體後發生反應的歸納與總結。
如中醫認為蟹性較寒,蝦性偏熱,與它們烹飪、儲藏、食用時的溫度關係不大。食用時,經烹飪後大閘蟹的溫度即便是熱的,但其仍屬於寒性食品,大量食用照樣會傷及脾陽。
因此那些愛食用海鮮的人們就要注意了,大部分的海鮮產品其性都偏於寒涼,如果長期吃,吃的量又比較大,就容易造成陰寒入裡,脾陽被遏。
實際上我們的祖先,對此早有對策,在食用寒性食品時,如蒸螃蟹時用紫蘇葉同蒸,食用時蘸一些薑汁,調料中加一點芥末,再喝少許黃酒,其目的都是為了驅除食物中的寒氣,保護脾胃中的陽氣。
長期居住在溼氣大的地方
溼又叫溼邪,有內溼和外溼之分。脾陽失運,溼由內生是內溼。而外溼多因氣候潮溼、涉水淋雨、居處潮溼所致。長夏溼氣最盛,故多溼病。
由於工作或其他的原因,有些人或住地潮溼,或以水為事,或淋雨涉水,時常會受到溼邪的侵襲。中醫認為溼性屬水,其性陰寒,可導致體內陽氣阻遏。一方面,水溼黏滯重濁,容易造成人頭重如裹、身體睏倦、四肢無力、胸脘滿悶等;另一方面,水溼會困擾脾土,阻礙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令人出現食慾缺乏、大便溏洩、噁心嘔吐。
脾的最大特點就是“喜燥惡溼”,因為五行中脾屬坤土、陰土,整天運化的都是水谷和水液等物質,脾中溼氣瀰漫。所以它非常需要陽氣的溫煦、蒸騰、氣化,以化生氣血,傳輸津液。因而當遭遇溼邪入侵、脾陽受困之時,就會失於健運,而脾氣虛弱、健運無力,又會導致體內水溼不化,從而引發溼邪困脾,脾虛生溼的惡性迴圈。
憂思過多,傷脾生痰
中醫說,“脾主憂思”。思慮過多,總是處於一種憂慮、壓抑的狀態,就會傷脾。我們平時都有體會,想事太多,過於愁煩,就會沒有食慾,這就是憂思傷脾的結果。脾一受傷,運化功能就下降了,於是水溼和痰飲就產生了。
所以,我們談養生的時候,注重心理的放鬆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特別是對於溼氣重的人,要從多方面愛護脾臟,儘量不要給自己的脾臟增加過多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