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全球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世界衛生組織預計至 2021 年全球高血壓病患者將上升達1. 5 億人,同時全球 61 個人群前瞻性觀察薈萃分析表明,高血壓病患者更容易患心、腦、腎及外周血管疾病,故高血壓病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臨床常用的西藥降壓藥仍存在諸多不足,副作用症狀多、發生率高、禁忌症多、部分藥物聯合使用受限等都對藥物的臨床應用產生了障礙。近些年,中醫藥在高血壓病防治作用機制研究方面亦取得了較大進展,某些單味中藥、中藥提取物和複方製劑對高血壓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中醫理論研究與辨證施治

祖國醫學對高血壓沒有專門的相應病名,歷代醫家所述的“眩暈”、“頭痛”、“肝風”等病症與高血壓都密切相關。中醫認為“風”、“痰”、“氣”、“火”、“瘀”等邪氣盛為標,標本互為因果,相兼為害,肝腎陰虛,心肝陽亢,陰虛與陽亢互為影響,日久則陰陽氣血俱虛。目前,高血壓分為肝火亢盛、陰虛陽亢、陰陽兩虛、痰溼壅盛4型。有關文獻報道, 瘀血內阻也是引起高血壓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見於老年患者, 故可將瘀血內阻列為高血壓病中醫辨證的第5型。

中藥的研究

1、川芎

活血化瘀藥,有效成分為川芎嗪。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川芎嗪作為一種新型鈣離子拮抗劑,具有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動脈血壓,改善微迴圈,降低紅細胞及血小板聚集性,提高紅細胞變形能力等作用。臨床上用於治療高血壓有良好的效果。

2、丹參

丹參及其注射液是目前用途最廣的活血化瘀藥,其含丹參酮及隱丹參酮等多種有效成分,能影響多種抗凝血因子,降低血漿粘稠度,同時丹參有一定的擴張血管作用,能夠降低血壓。但藥理研究證明,丹參能促進腎臟對鉀的排洩,如長期服用,可能引起尿鉀增多,從而使得血鉀降低,因此在服用丹參時,須適當補充鉀的攝入。

3、黃芪

歸屬“補氣”類藥。黃芪化學成分複雜,包括皂苷類,多糖類,黃酮類以及各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膽鹼、谷甾醇等。它對血壓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研究表明,黃芪的降壓作用同血管的擴張、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以及利尿、增加一氧化氮釋放等有關,並且目前認為 r -氨基丁酸、黃芪皂苷等是它主要的降壓成分。

4、粉防己

具有祛風止痛、利水消腫作用。粉防己中含粉防己鹼,它是天然的非選擇性的鈣通道阻滯劑,也是鈣調蛋白的拮抗劑,對高血壓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

5、鉤藤

是中醫臨床的常用藥,具有熄風止痙、清熱平肝之功效。鉤藤鹼為其有效成分,由於鉤藤具有明顯的降壓、鎮靜、加速血流等作用,故已成為中醫治療高血壓的主要藥物。以鉤藤為主藥的中藥複方多用於治療原發性及繼發性高血壓。

高血壓病的本質是 “本虛標實”,治療原則當瀉實補虛、調整陰陽,臨床應分清標本,權衡輕重,酌情施治,達到整體調節、陰陽平衡的目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是未來高血壓病防治的一種重要思路和方法,相比單純西醫或中醫有著明顯的優勢,已經成為高血壓病防治的必然趨勢。透過中西醫結合療法,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能夠有效及時地改善患者臨床症狀、延緩病情發展,同時二者相輔相成,進而發揮最佳療效。

美好生活源於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9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三七原來要這麼吃!這5類“病症”的人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