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肥胖是人體脂肪積聚過多而造成體重超重的疾病。臨床上一般以超過標準體重20%者為肥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成分的改變,雞、魚、肉、蛋、糖類作為副食水費品日益增多,社會老齡化比例的增長,肥胖患者有日漸增多的趨勢。鑑於肥胖者大多有糖、脂、水等物質代謝和內分泌方面的異常,常常併發或加重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膽石症,以及一些感染性疾病等,對健康危害重大。而現代醫學所用藥物及手術療法,又有顯著的毒副作用及禁忌,因此探討本病的中醫治療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關於肥胖的記載

祖國醫學對肥胖的認識,最早見於《黃帝內經》。如《靈樞·逆順肥瘦》:“願聞人之白黑、肥瘦、小長,各有數乎?岐伯曰: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廣肩腋項,肉薄厚皮而黃色,唇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澀以遲。”對肥胖的外在表現作了細緻生動的描述。指出肥胖患者的特點:一是體型肥胖,廣肩、廣腋、廣項。二是多脂、厚皮、肌肉反少。三是血液較常人有所改變,認為血液黏稠,血氣執行緩慢。不僅如此,對肥胖還作了膏、脂、肉的分型。如《靈樞·衛氣失常》說:“人有肥、有膏、有肉。”並且還作了鑑別診斷,指出“別此奈何?伯高曰:膕肉堅,皮滿者,肥。膕肉不堅,皮肉不相離者,肉”。

病 因

年齡 肥胖雖然在各個年齡組都可出現,但是臨床上多見於40歲以上中年人,說明肥胖與年齡有顯著關係。從中醫學角度來看,“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中年以後,人體元氣由盛轉衰,代謝功能也逐漸低下,這時水溼不運、痰瘀漸生,以致身體肥盛。加之中年以後,好靜好坐,少於運動,飲食不節,故身體日益發胖。

性別 女性多於男性,特別是經產婦或絕經後婦女。大約與女性腎氣之衰退較男性為早,而壽命又較男性為長有關。中醫認為腎氣不足,不能化氣行水,可致溼濁內聚而肥胖。

體質 此乃屬於先天稟賦使然。《靈樞·壽夭剛柔》說:“餘聞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靈樞·根結》說:“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大小,肉之堅脆,皮之清濁,氣之滑澀……”闡述了個體的差異性,是由先天稟賦所決定。

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的不同,對肥胖也有影響。北方地寒多風,水土剛強,北人多慓悍強壯;南方地熱多霧露,水土柔弱,南人質稟相對弱薄。徐靈胎說:“人稟天地之氣以生,故其氣體隨地不同。西北之人氣深而厚,東南之人氣浮而薄。”臨床所見北方肥胖者比南方為多,西北地區又比東南地區較多。

飲食 過食肥甘厚味,易致肥胖。《素問·奇病論》說:“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過多進食脂肪、糖類食物,多餘的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在體內貯存起來。這一點現代醫學與中醫學的認識是相一致的。

勞作運動 久臥、久坐、缺少運動勞作,也是產生肥胖的重要原因。“久臥傷氣,久坐傷肉”,傷氣則氣虛,傷肉則脾虛,氣虛脾虛,導致運動失司,代謝失常,精微不能轉輸,故而肥胖。

精神情志 中醫學認為五藏藏神,神藏於五臟。精神情志失常,必然影響臟腑的功能。五臟之間,彼此相關。憂傷肺,怒傷肝,思傷脾,喜傷心,恐傷腎,一旦臟腑氣機失調,也會影響運化,使代謝紊亂,發生肥胖。臨床常見某些肝膽疾患病人,精神抑鬱急躁,肝膽疏洩失職,影響化脂降濁,變生肥胖。

其他疾病 中醫學早已認識到肥胖可以是單獨的一個病,也可以是繼發於其他疾病之後的一個症。二者之間又互相影響。例如消渴(類今之糖尿病)與肥胖就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喻嘉言說:“肥而且貴,醇酒厚味,孰為限量哉!久之食飲釀成內熱,津液乾涸……愈消愈渴,其膏梁愈無已矣。”

病 機

肥胖是人體內部氣血陰陽的失調,人體正氣的虛衰引起,它包括腎氣的虛衰,衛氣的失常等等。反映在年齡方面,就是以中年以後發病多。反映在性別方面,女性以產後、更年期發病多。男性性功能低下者肥胖發病率高。根據文獻研究和臨床實踐發現,主要是溼、痰、水、瘀(脂),其病屬於虛證,主要是氣虛。

溼分外溼與內溼。《素問》記載有“地之溼 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是外溼。《醫門法律》記載有“肥人溼多……不能避身之溼,即不能避天之暑”,是內溼。無論外溼或內溼,都可以影響體內水谷津液的運化轉輸,而產生肥胖。

痰為津液所化,可以由停溼而成。廣義而言,也屬於內溼範疇。一般說來,痰溼重的人形體比較豐盛。《金匱要略》說:“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就是說痰飲病人在未病之前,身體豐盛肥胖;即病之後,水走腸間,身體才轉而消瘦。所以《石室秘錄》說“肥人多痰”。

可由溼轉化積聚而成,水液瀦留,或代謝障礙,也可以引起肥胖。

瘀(脂) 血瘀可以由氣滯引起,也可以由痰溼轉歸。此外由於血中成分不同,脂質增加,也可致瘀,瘀脂可以互相轉化。《黃帝內經》就認為肥人“血濁”,濁有瘀的含義,也有脂的內容,肥胖之人不孕,中醫認為屬軀脂阻塞胞宮,影響受精而致。

基本治法

肥胖的基本治療是深刺,久留其針。《靈樞·終始》所說:“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劑),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劑)。”《靈柩·逆順肥瘦》說:“刺此者,深而留之。”

現在有一些錯誤觀點認為,提到減肥,就一定用瀉劑,而忽略了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治療肥胖時常用瀉法,結果不僅未能減肥,反而變生他種疾病。對肥胖病因病機的認識,在辨證上一般多定位在脾腎,定性為氣虛。其中部分患者也可以定位在肝膽,定性為氣虛挾瘀。在治療上,宜辨證論治。今謹提出八種治法及常用方藥。

化溼 用於因脾運不健,聚溼而成之肥胖。症見脈濡,或沉細,腹滿,舌膩。代表方如二術四苓湯、澤瀉湯、防己黃芪湯等。

祛痰 用於痰濁肥胖。輕者如二陳湯、平陳湯、三子養親湯。重者如控涎丹亦可選用。兼痰飲者,可依痰飲門治法。

利水 有微利與推逐之分。此類病人多有水病見症,如浮腫、少尿、腹脹等。微利如五皮飲、導水茯苓湯、小分清飲之類,推逐如舟車丸、十棗湯之類。

通腑 以輕瀉為主,多用於嗜食肥甘厚味所致之肥胖。常用方如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清代宮廷醫案中也有用一味大黃長期服用,通腑去病輕身的經驗。

消導 用於因飲食自倍而致之肥胖。一般消肉積用山楂,消面積用神曲,消食積用谷芽或麥芽。合而成方則叫三仙飲,對營養性肥胖有一定效果。常用方如保和丸之類。

疏利 用於肥胖兼有肝鬱氣滯或血瘀等症。患者兼有肋痛、急躁、眩暈、倦怠、腹脹等表現,甚者可出現黃疸。常用方如溫膽湯、消脹散、疏肝飲(柴胡、鬱金、薑黃、薄荷)、消脹散(砂仁、萊菔子)。

健脾 肥胖以健脾補腎為正治法,健脾即可化溼、利水、消導、祛痰。常用方如異功散、枳術丸、五苓散、參苓白朮散等。

溫陽 用於肥胖兼見自汗、氣短,動則氣喘、乏力、腰痛、勞倦、畏寒等氣虛陽虛者。此時氣虛不可再行氣,腎虛不可複利水,當施以溫劑如濟生腎氣丸、甘草附子湯、苓桂術甘湯等。

5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小宋解密: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失眠呢?讓你不再為失眠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