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膈肌痙攣

膈肌痙攣又稱呃逆、打嗝。臨床以發病突然,喉間呃呃連聲不能自制為其特點。常因飲食生冷過急,過飽,或突然吸入冷空氣,或情緒改變導致胃氣上逆所致。中樞性呃逆:多因顱內疾患,直接、間接地影響呼吸中樞,造成呃逆,常提示預後不良。反射性呃逆:此類多為功能性的,多見於癔症。頑固性呃逆是指呃逆連續發作,持續時間長,一般不多見效。

呃逆中醫認為多與食積氣滯,肝鬱氣滯,感受寒邪有關。

一、內關穴治療膈肌痙攣

劉某,男,41歲,1989年4月10日初診。主訴:三天前因瑣事精神受創,遂致呃逆,呃聲頻頻,難以自主,聲音洪亮,膈脘脹滿,不思飲食,曾在某醫院診斷為“膈肌痙攣”,給予服用維生素B6、谷維素、安定、莨菪藥物未效。舌淡白,苔薄白,脈弦滑。

取穴:指壓內外關穴。首次呃逆減少,第二次少有發作,第三次呃止恙除。

按:膈肌痙攣屬中醫學呃逆一證範疇,一般認為其起因多由寒火鬱食虛等因素作用於胃,致使胃氣上逆,失於和降所致。“谷入於胃,所故相敵,氣病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靈樞•雜病篇》雲:“噦,以草刺鼻,嚏而已。”此噦,即指呃逆,故治呃逆,以草刺鼻,旨在取嚏以通肺氣,使肺氣通而胃氣降,呃逆除。由此可見,呃逆一證其病位在中焦且聲出於上焦,中上二焦氣機失調,肺氣不通,胃氣不降,逆從上出。

指壓內、外關穴,為作用於手厥陰心包經而實乃反饋於手少陰心經,使得心肝協調,氣機暢達,此其一;食指標壓外關穴,旨在使中上二焦之逆氣下降,三焦暢通,氣道復常,此其二;施針時再令患者做深呼吸運動,可促使痙攣之膈肌得以解除,而利於肺氣宣通,胃氣下降,此其三。這三方面共同作用,可使臟腑調和,氣機暢通,逆氣下降,則呃逆消除。

(陝西省鄭縣中醫院黃景陽)

二、素髎穴治療膈肌痙攣

楊某,男,52歲,農民,1978年7月23日就診。主訴:呃逆頻發5天。呃聲低沉有力,連續不斷,伴胸脅脹胸悶,納欠少寐,便秘,舌暗紅,苔薄黃,脈弦滑。臨床診斷:膈肌痙攣。擬清心解鬱,除逆止呃。

取穴:素髎穴,囑患者平臥位或坐位,身體肌肉放鬆,選用28號1寸毫針直刺鼻尖正中素髎穴5~8分深,用捻轉提插手法行強刺激,以病人自覺鼻部酸脹尚能忍受,雙眼噙淚為度。1次約3分鐘許,呃逆停止。

按:按此法先後治療呃逆患者23例,全部治癒,針刺次數最少1次,最多3次。

(河北中醫學院附院王耀民袁軍)

三、睛明穴治療膈肌痙攣

史某,男,54歲,本廠職工。患者因肝硬化致輕度昏迷,出現呃逆,聲短而頻,呃聲急促,發作欲死,於1984年5月邀餘會診,當即用右手拇食二指按壓兩側睛明穴,邊旋轉邊加壓,當患者發出呻吟時呃逆即刻停止。二週後患者呃逆再次發生,再度行上述手法而緩解。

按: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大都與正氣虧虛有關,或耗傷中氣,或損及胃陰,或病深及腎,再加上惱怒抑鬱等情志因素,使肝氣逆乘脾胃,最終導致胃氣上逆動膈而成。而睛明穴有寬膈理氣,和胃降逆之作用,此穴雖屬足太陽膀胱經脈的腧穴,但是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二在脈之交會穴,能調節足陽明胃經之脈,起到和胃降逆之作用。

(河北省雲陽一○二信箱醫院趙建平)

四、翳風穴治療膈肌痙攣

吳某,男,39歲,農民。主訴:九天前因飢餓食用發冷食物,飲用酒後發生呃逆,臨床診斷為膈肌痙攣。曾注射解痙藥物,口服鎮靜藥物並針刺內關、中脘穴無效,故轉我科治療。病人呃聲沉緩有力,約1分鐘一次,表情痛苦,胃脘脹滿,苔白潤,脈遲緩,此為寒邪阻遏肺胃之氣失調,胃氣上逆動膈所致。

取穴及方法:指壓翳風穴,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患者身前,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端對準穴位按壓,施力由輕至重,以患者脹痛難忍為度,按壓30秒左右,患者自覺上腹部似有一股氣流向下腹移動,隨之呃逆即止。

按:翳風為手少陽三焦經穴,亦為手足少陽交會穴。手少陰心經“布膻中,絡心包下膈”,“足少陽經循行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肋據”,“經脈所通,主治所及”,故按壓翳風穴治療呃逆是透過疏調三焦之氣而達到治癒目的。

(黑龍江省綏濱縣中醫院崔波)

五、鼻尖下點治療膈肌痙攣

於某,女,42歲,幹部,1975年5月就診。主訴:兩年前因派性打擊,精神受到刺激造成癔症發作,後進餐引起腹脹而打嗝。每次精神受刺激後腹脹呃逆反覆發作,內科對症治療效果欠佳。查體:心肺正常,上中腹部輕微壓痛,肝脾未捫及,食道、胃及十二指腸鋇餐造影未見異常,血尿便常規和肝功能化驗均正常。診斷為膈肌痙攣。

取穴:鼻尖下點,進針0-4cm,待區域性呈痠麻脹感,即讓病人做深呼吸1分鐘,2分鐘後腹脹與呃逆症逐漸減輕,留針15分鐘,臨床症狀完全消失,隨訪一年未復發。

(黑龍江省雞西市人民醫院張才)

六、巨闕穴治療膈肌痙攣

宋某,女,32歲,農婦,1989年1月30日就診。主訴:呃逆20余天,勞累加重,晨起間斷呃逆,繼之呃逆不止,直到晚上睡著以後才停止。伴有精神疲憊,坐臥不寧,肢軟納呆,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膈肌痙攣,曾服香砂六君子丸、木香順氣丸、阿托品等藥未緩解。

取穴:單取巨闕穴,囑病者呼吸,5分鐘後呃逆停止,留針30分鐘,5分鐘行針一次,手法強刺激。4次而愈,至今未見覆發。

按:關鍵取穴準確,手法強刺激以調整氣機,鬆弛膈肌,為了防止復發,愈後嚴禁生冷腥辣之食,要勞逸結合,保持精神舒暢。

(湖北紅安中醫院耿東元)

七、呃停穴治療膈肌痙攣

李某,男,75歲,1985年2月15日就診。患者因突發中風而住院,待病情好轉出院後即出現頑固性呃逆,服用多種藥物及針刺效差。

取穴:呃停穴(位於內關穴下5分,與列缺相平),持續捻轉2分鐘,呃逆停止,隨訪未再發生。

按:呃停穴分佈於手厥陰心包經,其作用強於針刺內關穴,具有寬胸舒膈和胃,鎮靜安神之效。

(山東沂源縣南麻鎮陡起峪診所齊元虎)

八、攢竹穴治療膈肌痙攣

馮某,男,27歲,農民。患者因與家人發生口角,感胸中氣悶,次日上午開始呃逆,症狀持續,除入睡後終止外無間歇。在當地醫院服藥、針灸均無效,來我院就診。辨證:肝氣犯胃,胃氣上逆。處方:膻中、巨闕、足三里(雙)、內關(雙)、太沖(雙),行針20分鐘餘仍呃逆不止,加針攢竹(雙),行針5分鐘後呃逆停止。

攢竹位於眉頭的凹陷中,屬足太陽膀胱經之經穴,教科書中記載可治療頭痛、眉稜骨痛及多種眼部疾患。近年來我們發現其治療呃逆有特殊療效,尤其是對比較頑固的呃逆症。有時在針刺膻中,內關、巨闕、足三里等經驗穴不能奏效的情況下,加針攢竹穴可以治癒。

遇到幾例患肩胛骨周圍疼痛的患者。

在臨床上常採用以下方法治療:

1、取俯臥位,推背15分鐘(建議用亞麻籽油,既可潤滑面板,又能清潔毛孔的油脂!),重點在督脈、夾脊穴和膀胱經上推拿,然後在大椎、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等穴位上刮痧或拔罐。

2、取仰臥位,烤神闕、氣海、關元15分鐘。

3、針刺穴位:

重子穴、重仙穴;腕順一、腕順二;肺心穴;腎關穴。

治療2~3次,均取得顯著療效!

我們把針灸針刺方法一般分以下幾個步驟:

一、針刺前準備 二、進針三、行針四、留針五、出針 所以,對針刺方法的研究,無外乎是對上面五點的研究。都是成細節方法入手,不要把它想象的太高深。比如無痛針法,就是在進針和行針手法上下功夫。我們一一來說下這五個方面。

一、針刺前準備

包含3個方面:1、針具的選擇;2、體位的選擇;3、消毒。1、針具的選擇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肥瘦、體質、病情、病位及所取腧穴,選取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如男性,體壯、形肥、且病位較深者,可選取稍粗稍長的毫針。反之若為女性,體弱、形瘦、而病位較淺者,則應選用較短、較細的針具,臨床上選針常以將針刺入腧穴應至之深度,而針身還應露在面板上稍許為宜。 補充一點,針具的選擇不只是說針長度和粗細的選擇,還包含針種類的選擇,即用什麼針,比如三稜針。哪怕就是毫針,選擇也很多。

2、選擇體位

為了使患者在治療中有較為舒適而又能耐久的體位,既便於取穴、操作,又能適當留針,因此在針刺時必須選擇好體位。臨床常用的有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仰臥位,側臣位等。對於初診、精神緊張或年老、體弱、病重的患者。有條件時應晝取臥位,以避免發生暈針等意外事故。有的教材中,把這點說的太複雜。其實就一句話:病人怎麼待的舒服(包含持久),你怎麼好扎針,就選取什麼樣的姿勢。不要太侷限於教材上說的姿勢,比如你可以藉助物品墊一墊都是可以的。

常見體位有: 1、伏臥位:適宜於取頭、項、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側及上肢部分腧穴。

2、仰靠坐位:適宜於取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

3、仰臥位:適宜於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4、側臥位:適宜於取身體側面少陽經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5、俯伏坐位:適宜於取後頭和項、背部的腧穴。

6、側伏坐位:適宜於取頭部的一側、面頰及耳前後部位的腧穴。

3、消毒消毒不要僅僅想到是針灸針的消毒,其實包含三方面:針具的消毒、操作者雙手的消毒、針刺穴位所在部位的消毒。針具的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是酒精浸泡消毒,有條件的可用高壓消毒法。 操作者雙手的消毒:酒精擦拭就可以。但注意擦拭的方法(單向,向心)。針刺穴位所在部位的消毒:一般酒精棉球消毒即可。

二、進針

進針時需要兩手密切配合,一般用右手持針操作,稱“刺手”,左手爪切按壓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稱“押手”。常見進針方法:1、單手進針。只用刺手,大部分是短針的操作,比如1寸以下的針。

2、指切進針法。又稱爪切進針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針,緊靠左手指甲面將針刺入。

3、夾持進針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幹棉球,夾住針身下端,將針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動針柄,將針刺入腧穴,適用於長針的進針。

4、舒張進針法。用左手食、拇指將所刺腧穴部位的面板向兩側撐開,使面板繃緊,右手持針,使針從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間刺入。此法主要用於面板弛部位的穴位。

5、提捏進針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將針刺部位的面板捏起,右手持針,從捏起的上端將針刺入。此法主要用於皮肉薄部位的進針,如扎印堂常用此法。

進針後要注意兩點,一是針刺的角度,二是深度。角度:一般分直刺、斜刺、平刺,根據針刺部位是否肌肉豐厚和是否適宜深處而定。

深度:要看病情、體質、年齡、部位等來選擇,而不是單一選擇,比如不見得身體強壯、結實就可以深刺,還要根據病情等判斷。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三、行針

《黃帝內經》:“刺之要,氣至而有效”。說的是針刺要得氣才能效果好。那得氣已否,主要看行針手法。基本行針手法:提插法、捻轉法。

輔助行針手法:1、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於所刺腧穴的四擊或沿經脈的循行部位,進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攝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氣時用之可通氣活血,有行氣、催氣之功,若針下過於沉緊時,用之可宜散氣血,使針下徐和。2、刮柄法:是將針刺入一定深度後,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針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頻頻刮動針柄的方法。此法在不得氣時,用之可激發經氣,促使得氣。

3、彈針法:是將針刺入腧穴後,以手指輕輕彈針柄,使針身產生輕微的震動,而使經氣速行。

4 、搓柄法:是將針刺入後,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針柄單向捻轉,如搓線狀,每次搓2-3周或3-5周,但搓時應與提插法同時配合使用,以免針身纏繞肌肉纖維。此法有行氣、催氣和補虛瀉實的作用。

5、搖柄法:是將針刺入後,手持針柄進行搖動,如搖簷或搖轆轤之狀,可起行氣作用。

6、震顫法:針刺入後,左手持針柄,用小幅度、快頻度的提插捻轉動作。使針身產生輕微的震顫,以促使得氣或增強祛邪、扶正的作用。

四、留針

留針與否和留針時間的長短依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針下得氣,施術完畢後即可出針或酌留10-20分鐘。但對一些慢性、頑固性、疼痛性、痙攣性病證,可適當增加留針時間,並在留針中間間歇行針,以增強療效。留針還可起到候氣的作用。

五、出針

出針時,是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針孔周圍面板,右手持針輕微捻轉並慢慢提至皮下,然後迅速拔出並用幹棉球按壓針孔防止出血,最後檢查針數,防止遺漏。

15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一天要喝八杯水,有什麼科學依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