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俗稱「口水」,它在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唾液從何而來?
我們的口腔內有四個小凸點,其中兩個分佈在「腮幫子」內側靠中間的位置,正對著上頜第二磨牙。
另外兩個小凸點位於舌下的舌根處,在舌繫帶的兩側,左右各一個。
可別小看了這四個小凸點,它們是唾液腺導管在口腔開口處形成的黏膜乳頭,我們的唾液就源自於此。
唾液有哪些作用?唾液具有潤滑口腔黏膜、溶解食物和便於吞嚥的作用,其中含有澱粉酶和溶菌酶,有助消化和殺菌的作用。
正常人每天白天平均分泌1~1.5升的唾液,但夜裡幾乎不會分泌唾液,由於一整夜沒有唾液沖洗,口腔裡的微生物數量也會在每天早起時達到峰值,所以睡覺前、起床後刷牙是個好習慣,可以幫我們有效清除口腔細菌。
唾液中還存在著一種比嗎啡還強效的鎮痛成分,這種物質直到2006年才被發現,並被命名為「唾液鎮痛劑(Opiorphin)」。
儘管該成分在唾液中的含量微乎其微,但作用卻不小。
口腔是全身上下神經末梢最集中的地方,即便卡了一粒草莓籽都會引起不適,同樣的小傷口,在手肘上可能不會被察覺,但到了嘴裡,可以疼得撕心裂肺,此時,口腔中的鎮痛物質就發揮作用了,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覺得喉嚨疼,但吃完飯就會覺得好很多的原因。
此外,唾液中還含有腎上腺皮質激素、高血糖素、反應性胰島素及其他一些活性物質。
它們對調節人體生理平衡、增強免疫機能、促進細胞活力、延緩人體機能的衰老等都有重要作用。
唾液中的過氧化酶、過氧化氫酶和維生素C等物質有極強的抗癌作用,可殺死70%~80%的癌細胞。
若每口飯能做到咀嚼30秒鐘,就可基本消除食物中的亞硝胺、黃麴黴素和苯並芘等致癌物質,從而有效地減少癌症的發病率。
醫學專家還發現,人和動物的唾液中含有複雜的有機物成分,其中包括硫化氰酸鹽、抗壞血酸以及某些硝酸鹽、溶菌酶等,其中許多物質都有極強的抑菌作用,因此許多動物在受傷後都喜歡舔舐傷口。
看似平淡無奇的唾液,維護身體健康的作用不容小覷。利用好它,可以健身強體,延年益壽。
內容支援 《祝您健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