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現如今,智慧穿戴裝置憑藉著豐富的運動和健康監測等功能,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華為在智慧穿戴裝置領域內的專業性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華為向市場共推出7款腕上智慧穿戴產品。其中,華為WATCH GT 2、華為GT 2 Pro和華為WATCH FIT等智慧手錶憑藉其專業的運動健康功能和產品體驗,獲得全球消費者的好評。這些優秀成績的實現需要研發人員在軟硬體以及演算法上付出大量的努力,恰逢12月10日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開放日,我有幸參加了當天的媒體開放日活動,去直觀感受華為智慧穿戴產品背後的創新技術和研發故事。

先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由華為智慧穿戴和運動健康業務的研發團隊歷時九個月打造而成,該實驗室主要分為運動健康專業測評實驗區和穿戴產品可靠性實驗區兩部分,實驗室內擁有一支跨界研究團隊,覆蓋醫學、軟體工程、運動康復學、運動人體生理學等多個領域,在融合多領域知識開發解決方案的同時,也整合美學、健康研究、軟體和硬體創新,旨在給使用者帶來更專業的產品以及更好的智慧穿戴體驗。

華為運動健康專業評測試驗區的設定是為了提升演算法的準確性以及穿戴裝置在運動健康中的使用體驗,進入試驗區域後,映入眼簾的是很多試驗裝置和參與試驗的受測者,我大致看了一下,起碼有二十多種不同的裝置,分別用來模擬不同的運動場景,據介紹,這些裝置全都是專業級研究裝置,其中部分裝置價值百萬,它們能夠精準記錄受測者在不同運動中身體的各項指標變化,進而不斷最佳化華為運動健康資料演算法。

高爾夫練習場模式是華為WATCH GT 2 Pro上的一項新功能,它可以幫助高爾夫球愛好者智慧分析揮杆姿勢,記錄揮杆速度、揮杆節奏、上杆時間和下杆時間等專業資料。同時,手錶還提供了視覺化揮杆動作示範,輔助提升運動水平。我正好也在現場看到了這一功能開發的模擬場景,華為表示,高爾夫練習場模式這一功能是專業的高爾夫球教練和學生在此訓練測試,經歷了2萬次揮杆後,2500多組專業資料被蒐集起來,包括揮杆力度、動作、出球效果等,最終輔助開發出這一功能,這樣一絲不苟的專業性當真是令人稱讚。

除了高爾夫之外,體驗區裡還原了包括瑜伽、腳踏車騎行、划船、跑步、籃球等多種專案的運動場景,比如這個跑步測試系統,研究員們藉助足底壓力跑臺、心肺功能代謝儀、心率帶、專業大型跑臺和光學動作姿態捕捉系統,蒐集跑步狀態下的跑步姿態、最大攝氧量、心率和卡路里消耗等核心運動資料。總之每一項都是經過專業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去不斷最佳化最佳化產品的資料演算法和功能體驗。

穿戴產品可靠性實驗區則是針對華為旗下的智慧手錶、手環等穿戴產品進行碰撞、刮擦、浸水等進行高強度的破壞性測試,以考驗其質量以及可靠性。在實驗室現場,可以看到華為工程師對可穿戴產品進行了多個環節的測試。據介紹,整個產品團隊設計的可靠性測試多達數百項。其中,四分之一的測試專案屬於極限破壞性測試,比如硬度測試、腐蝕測試、溫度耐受測試、抗拉和抗扭測試等等。對於經受測試的華為智慧手錶和手環而言,這無疑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途。如果測試不合格,它們還將被送往製造工廠集中銷燬,心疼一波這些裝置的同時也為華為的嚴苛測試豎起了大拇指。

探訪完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我真切感受到了華為在可穿戴裝置領域的硬科技實力,也看到了研究人員們在面對使用者體驗上的溫度,華為的智慧穿戴產品也逐漸成為連線使用者運動和健康的重要紐帶。這一實驗室的存在一方面展現了華為對使用者健康的關注和負責,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了在華為智慧穿戴裝置上的更多的創新可能性,在運動與健康方面也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在實驗中我還看到了一套光學動作姿態捕捉系統,它不僅被用於人體工程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訓練學等科學研究領域,還常常被應用在動畫、科幻電影和遊戲製作等應用研究領域,我相信,這一裝置將進一步對智慧穿戴產品的未來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拉肚子是癌症“敲門磚”:記住這些特徵,它來敲門時讓它吃閉門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