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已經過去,我國大部分地區也正式邁入了寒冬。但是,對於飲食界的“網紅”啤酒、海鮮來說,它們並沒有隨著熱浪褪去而消失,依舊活躍在各大餐飲界,成了當代年輕人首選的食物,啤酒配海鮮、歡樂無極限!
然而,對一種人群來說,啤酒和海鮮就是重災區,他們就是:高尿酸血癥患者!
資料調查顯示,我國現有的高尿酸血癥患者達到了近1.8億人,且由於高尿酸血癥在沒有誘發痛風之前,多沒有任何典型表現,所以有很多患者並沒有被確診。如此龐大的患病人數,遠超過了我國糖尿病和慢性腎病患者,它也一躍成為了繼三高疾病後的第四高!
所謂“尿酸”其實就是人體嘌呤分解和代謝的終產物,人體內部的嘌呤主要有兩種途徑:
第一就是機體內源性合成,在我們體內的尿酸,有超過80%都是內源性嘌呤代謝後的產物。
第二種嘌呤的途徑就是來自於嘌呤、核酸蛋白類的食物,它佔據了20%左右;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每日生成和排出的尿酸呈動態平衡,排出尿酸的渠道主要有腎臟和腸道等。一旦這種動態平衡被打破,就可造成大量尿酸在體內堆積,最終發展為高尿酸血癥。
就目前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人體內代謝產生的尿酸一般都是固定的,所以不健康的飲食,正是人體尿酸超標的主要原因!
但是,尿酸值超標不是高尿酸最為可怕之處,而是隨著它的升高,可能會誘發一系列併發症,這其中包括了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腎損傷、心腦血管病等,特別是由高尿酸血癥發展為痛風的病例在臨床上尤為多見。雖說並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癥都會發展為痛風,但痛風發作的基礎就是尿酸升高!
對高尿酸患者而言,啤酒、海鮮就是加重病情發展的重磅炸彈!
因為這二者都是含有極高嘌呤的食物,特別是貝殼類海鮮、秋刀魚、沙丁魚等,都含有大量的嘌呤,甚至是每百克所含的嘌呤成分就能達到75mg-150mg。
進入機體後可造成血尿酸水平波動,同時啤酒也是所有酒水飲品中,嘌呤含量最為豐富的存在,二者雙管齊下,不僅不利於血尿酸穩定,甚至可能會突發痛風;
而且,啤酒對血尿酸水平的影響,不單單是它所含的嘌呤成分,除此外其所含的酒精在肝臟代謝過程中,還會產生一定的乳酸,該成分又會一直腎臟代謝尿酸的能力,進一步影響血尿酸水平波動。在臨床上,有很多痛風患者,都是在一次大量飲酒後突然發作的。
除了酒水和海鮮之外,各種動物內臟、豆製品、大骨濃湯、火鍋等,都屬於高嘌呤類食物。對高尿酸患者而言,往往不需要透過藥物治療,在改善飲食後,血尿酸水平就會逐漸恢復正常。
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家應從飲食入手調整,並配合多飲水、積極體育鍛煉,讓血尿酸水平穩定在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