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氣短、胸悶等是一組心臟疾病的症狀。所謂心悸,就是指病人自覺心跳、心慌或心前區搏動感,心加快或心律不規則:至於氣短胸悶,也是自覺氣不夠用、憋悶遇到此種情況,容易誤診為心臟病,因而造成誤診誤治。實際上,在兒童及少年能引起心臟病症狀的除心臟病外,還有許多其他疾病:
1.甲狀腺功能亢進
本病在小兒少發,所以容易誤診,加之小兒甲狀腺腫大和突眼症狀不如成人明顯,更易漏、誤診。本病5歲就有發病,在兒童中以10~15歲最多,女孩多發。常可因心、多汗、急躁看病,有時也伴有氣短、胸悶等其他症狀,心臟可以出現雜音,重症者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小兒雖然突眼不明顯,卻常表現“眼”減少只要想到本病,再做相應檢查和治療有效,診斷不難。有一點請注意,青春發育期女孩可出現甲狀腺腫大、精神不穩定血壓升高和心率(律)改變,這是由於該年齡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對內臟器官調節功能不穩定的結果。
2.β-受體亢進症
這是近些年來才認識到的一種後果良好的疾病,在兒童、少年中以女孩多發,除了有煩焦慮,易激動、多汗等神經精神症狀外常表現心率增快心悸、氣短、胸悶心 尖部有收縮期雜音,心電圖可有不同程度的改變(ST-T異常或T波低平等),所以很容易誤診為心肌炎、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性心臟病等。雖然本病預後良好,但影響學習情緒,甚至引起病人及家長的不必要擔心或恐懼採用“普洛爾”治療有效。
3.貧血和過度疲勞
兒童血並不少見,有的女孩初潮經血過多也可引起貧血這些貧血兒童或少年,不僅有可能出現心悸氣短、乏力,而且在心部有可能聽到心臟收縮雜音(尤其是女孩)小兒學習壓力很大,尤其是初高中畢業年級,由於過度緊張疲勞及心理壓力大,也可以出現一些前述症狀,實際 是一種心理疾病。上述種病於出現“心臟”症狀,也易誤 診為“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當然,還有些病症(如癔症 )也可以出現心悸、氣短,胸悶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