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寒困擾了一大批人,有些人會脾胃寒、有些人腎寒,那麼這種亞健康狀態如何養生以祛除寒氣呢?中醫說有一味能夠祛除寒氣的中藥,中醫認為它能夠“上則溫脾肺,下則溫腎”,它就是中藥烏藥。
中藥烏藥是樟科植物烏藥的乾燥根,其植物也隨藥材名稱而命名,值得注意的是,烏藥需要與有毒的烏頭類中藥區分,名稱相似因而有些人易混淆。
[烏藥的作用]
根據記載,中藥烏藥的四氣屬溫,五味屬辛,歸肺經、脾經、腎經以及膀胱經,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作用。
[烏藥的中醫應用]
根據記載,烏藥能祛除體內的寒氣,其主要作用機理是行氣散寒,所以被列為中藥中的理氣藥,中醫對其應用主要可以分兩大類。
一、烏藥行氣散寒、祛寒氣。
中藥烏藥味辛而能行、能散,四氣屬溫而能祛寒,入肺經而能宣發肺氣並散除寒氣,入脾經而能行脾氣散脾胃之寒,因為肺、脾居於腎臟之上,所以說烏藥“上則溫脾肺”。烏藥“上則溫脾溫肺”的具體應用中,可以分為4個方面。
1.如果因寒邪導致的肋部冷痛外加脾胃受寒引起的吐瀉,可以與理氣的中藥陳皮、川芎、枳殼同用;如果脾胃虛弱而肋脹痛則與白朮、人參、陳皮同用。
2.如果寒氣積聚於脾胃則造成胃部冷痛,可用烏藥與香附一起使用;如果因情志不調日久,又感受寒邪,造成的寒鬱氣逆則損傷脾、肺,則可用烏藥與檳榔、沉香一同使用。
3.如果寒邪引起的寒疝,則需要烏藥同青皮、高良薑同用。
4.烏藥可以調理氣血不和引起的產後腹痛,常與當歸、川芎、香附同用。
二、烏藥溫腎散寒。
中藥烏藥辛散而溫,能通氣血而散寒,入腎經與膀胱經而散腎與膀胱之寒氣,又因為腎臟在脾臟、肺臟之下,所以說烏藥“下則溫腎”,並常與益智仁、山藥同用。
[烏藥的使用與注意]
中醫使用烏藥一般是6至10克,但也需要因人而異,方藥的用法用量並非固定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烏藥屬於理氣之品,其所有的應用都針對氣滯而有寒氣者,所以氣虛者慎用。
烏藥是“上則溫脾肺,下則溫腎”的良藥,但以中醫理論來說,正確的運用有毒中藥也能治病救人,無毒中藥使用不當也會傷人,加之每個人的體質等因素有諸多不通,所以身體不適或養生還需要專業醫師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