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造成臂叢神經損傷因素有哪些?

臂叢神經損傷最常見的病因是頭部、頸部、肩部及上肢牽拉性損傷,包括車禍、高處墜落、重物壓傷、胎兒難產等均可引起頭肩部呈分離姿勢,造成臂叢神經損傷。

臂叢神經損傷典型症狀

(1)上臂叢損傷

肩不能外展,不能屈肘和向橈側伸腕,上肢下垂,上肢不能內旋和外旋,但手和前臂活動正常,上肢橈側感覺障礙,肱二頭肌減弱或消失。

(2)中臂叢損傷

中臂叢損傷較少見,表現為前臂、手和腕伸展受限,表現為腕下垂等,前臂後面有感覺障礙。

(3)下臂叢損傷

手部小肌肉萎縮無力,呈爪形手,.上肢內側出現感覺障礙, 包括3~5指 。

(4)全臂叢損傷

.上肢完全麻痺並下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和橈骨膜反射均減弱或消失。另外,若新生兒因難產引起的臂叢神經損傷可導致上肢運動不對稱、單側遲緩性麻痺等症狀。

康復治療方法

1、早期康復治療

神經損傷部位超短波治療,每次20 min ,每日1 次。是神經肌肉低頻電刺激治療, 每組肌肉10min ,每日1~2次。

患肢各關節被動活動及肢體按摩,已出現關節僵硬和組織攣縮的患者,區域性熱療後做手法鬆動治療。使用矯形器具以防關節脫位及畸形。

指導感覺障礙患者自我保護,防止繼發損傷。配合心理治療使患者樹立戰勝傷病的信心,堅持治療。

2、後期康復治療

對行神經修復術的患者繼續上述治療,直至神經功能開始恢復即肌肉出現收縮和面板痛、溫覺恢復後可進行。

對已有肌肉收縮的患者,可根據肌力恢復的程度進行肌力訓練,肌力1~2 級者做輔助性主動活動,用滑板或懸吊患肢的方法減輕患肢自身重量進行肌力訓練,肌力3 級者練習主動活動,肌力4級者採取漸進抗阻練習法進行增強肌力的訓練,每次練習以肌肉略感疲勞為度,每日練習2~3次,同時練習做一些日常生活活動,如洗臉、梳頭、穿衣、吃飯等。

對實施動力重建術的患者,術前進行增強移位肌肌力的訓練,術後4~6周開始重建肌動作練習,逐步掌握其協調運動,然後再進行增強肌力的訓練。

7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這7項事宜,你注意了嗎?52歲慢性腎炎患者無復發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