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治療糖尿病,飲食、運動、用藥是我們最重要的治病法寶,對於飲食和運動一般糖友們瞭解的也比較多,原則是均衡飲食,控制總量,規律運動等等,但對於藥物可能瞭解的就少很多了,因為對於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有很多種,那麼自己吃進去的藥物究竟是如何控糖的?是不是適合自己呢?對於這樣的疑問,我們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一下糖尿病常見的藥物種類,以及治療原理如何吧!
控制血糖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每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藥物可能都有不同,即使同一種藥物可能劑量也不相同,這是根據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決定的。比如最常見的2型糖尿病,其患病原因多與胰島素抵抗有關或者跟胰腺功能減退有關,這時候可以在初期採用口服藥物的方法來控制,後期胰腺功能較差後再使用胰島素治療;而1型糖尿病則多是因為自體免疫對胰腺進行損傷導致的,根本無法分泌充足的胰島素,所以應該儘快使用胰島素治療,口服藥物為輔。
胰島素是控制血糖最為有效的藥物,所以我們先談談常見的集中胰島素。
糖尿病治療常見的5種胰島素藥物胰島素一般是透過注射來進行治療,多用於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後期,但目前也有2型糖尿病早期透過胰島素強化治療來控制病情發展的,不過實際上胰島素並不是簡單的一種,而是分為以下幾種:
1、速效胰島素
這個有些人成為飯前胰島素,因為其注射人體後,藥物的高峰時間正好跟人進餐後血糖上升的時間相近,所以一般用於三餐餐前注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胰島素應該每餐都要注射。
其特點是,作用的時間一般在是注射後的5-10分鐘,高峰時間一般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左右,可以持續3-5個小時左右。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速效胰島素應該注意劑量,尤其是應該在注射前監測血糖,避免注射過量後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2、中效胰島素
這類胰島素以前使用較多,不過目前看由於其作用高峰跟進食後血糖上升的時間無法完全符合,所以對於血糖的控制不佳,目前使用比較少,不過對於某些特定情況的人群來說中效胰島素能較長時間控制血糖,可以混合使用。
其特點是,作用時間多在2-4小時,高峰時間多在5-10小時,持續時間在10個小時以上。
3、長效胰島素
這種胰島素又被稱為基礎胰島素,這種胰島素聽名字就能明白,可以持續較長的時間,它的特點是沒有明顯的作用高峰,因此不能用它來降低餐後的血糖,只能用於控制沒有進食時間的血糖,所以治療時並不是單獨使用,一般是搭配速效胰島素以及口服藥物使用的。這類胰島素一般作用時間在4小時以內,沒有明顯的高峰,持續時間一般在一天左右。
4、超長效胰島素
這是目前較新的胰島素藥物,類似於長效胰島素,但其作用時間更長,作用也更加穩定,一般一天就注射一次就可以了。它的開始作用時間在6小時以內,沒有明顯的高峰,持續時間多在一天到一天半左右。
5、預混型胰島素
這類胰島素是生產廠把兩種作用時間不同的胰島素預先混合好,這樣能夠 滿足不同情況的需要,一般是將速效和中長效混合,具有兩者的優點,一方面開始作用的時間短,分泌的高峰則按照混合的比例調整,目前被廣泛使用。不過需要了解的是這種混合的胰島素沒辦法持續一天,每天得進行多次注射。
胰島素的使用必須按照醫囑進行,這是因為醫生會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胰島素治療,使用胰島素必須做好血糖的監控,以防低血糖發生。另外,胰島素目前主要還是透過注射的方式使用,因為胰島素會被人體的胃酸破壞掉。
胰島素劑量什麼時候調整最好?上面我們說了胰島素的種類,不過在使用胰島素的時候,不少糖友可能遇到過問題,比如使用了胰島素出現血糖浮動不穩定的情況,這時候就想要調整胰島素的劑量,不過又怕自己調整會出現問題。其實對於胰島素的用藥確實應該諮詢醫生,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注射胰島素出現波動呢?什麼時間適合跟醫生討論調整胰島素的用量呢?
1、頻繁發生低血糖的情況
如果糖友在注射胰島素後會出現在某個特點的時間裡出現低血糖,而且出現的頻率較高,一般高於每週三次以上,那麼就應該建議糖友考慮調整胰島素的用量,但這需要糖友要記錄一下最近胰島素的使用情況,低血糖發生前後自己做了哪些運動,飲食如何等等,這樣跟醫生進行諮詢的時候,能讓醫生更好的判斷系血糖發生的原因,也便於調整胰島素用量,從而避免繼續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2、飲食改變
飲食改變並不是指偶爾調整一次飲食,而是將平時飲食方案進行調整,需要長時間進行的,一般這是考慮疾病發展變化情況而進行的或者糖友根據其他人的經驗嘗試改變(比如採用低糖飲食、少量多餐、生酮飲食等等),不過這種調整一般會導致血糖的波動,因為單純飲食調整了,但藥物或者運動沒有跟上就會如此。這時候建議優先諮詢醫生,討論飲食改變的可能性,如果可行,那麼再讓醫生根據飲食的調整,更改胰島素的種類或劑量,這樣才更加安全。
3、藥物影響造成血糖偏高
某些藥物可能會引發血糖升高,比如我們臨床上常用的類固醇類藥物,這類藥物用於炎症、疼痛、哮喘或者感冒等情況,它會導致人體的肝臟的肝糖轉化為葡萄糖,並且會增加胰島素抵抗,所以在使用此類藥物的時候,可能需要調整胰島素的劑量,不過也要有所參考,如果短期使用類固醇可以不調整,但如果長期使用,比如超過一個月了,那麼就應跟醫生商量調整用藥了。
4、女性生理週期性血糖偏高
有些女性由於生理期內分泌變化產生的影響較大,可能會對血糖產生較大的波動,這時候應該多監測血糖,最好能夠進行生理期前後的血糖對比,看看波動情況,然後反饋給醫生,按照醫生的意見進行調整用藥。
糖尿病口服藥物都有哪些?說完了胰島素,我們再來看看糖尿病的口服藥物,口服藥物種類更多,而且作用機理也各不相同,有助於幫助不同型別的患者控制血糖,一般來說分為7類:
1、 雙胍類控糖藥物
雙胍類藥物是糖尿病控糖的一線藥物,是大多數患者的首選藥物,常見的就是大家都比較瞭解的二甲雙胍,這類藥物作用的機理是減少肝臟釋放轉化葡萄糖,並且降低腸道葡萄糖的吸收,而且它有一定的抑制食慾的效果,所以二甲雙胍不僅能夠降低餐後血糖,還能夠控制餐前的血糖,保持日常血糖的平穩,但控制餐後血糖的效果稍差。
由於雙胍類藥物不會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所以不會產生低血糖的風險,不過其副作用也較為常見,主要是在消化系統,可能會出現腹瀉,噁心等情況,一般會在服用一段時間後小時,如果反應劇烈可以考慮餐後服用二甲雙胍。另外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可能會導致維生素B族的缺乏,可以考慮定期補充相關營養素。
最後,如果腎功能損傷嚴重的患者,儘量避免服用,有可能會因為代謝功能下降產生乳酸堆積而中毒。
2、促胰島素分泌藥物
這類藥物分為兩種,分別是磺脲類和非磺脲類藥物,起作用機理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不過兩者有所區別:磺脲類藥物吸收比較慢,作用時間相對長,多用來降餐前血糖;非磺脲類藥物吸收快,作用時間比較短,多用來降餐後血糖,不過由於作用時間快,一般在10分鐘左右,所以應該隨餐服用,在一個小時內達到高峰作用。
這類藥物副作用就是容易出現低血糖,並且因為促進了胰島素分泌,可能會讓人長胖,從而加重胰島素抵抗的效果。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這類藥物的作用簡單的說,就是延緩澱粉和部分糖類在胃腸的消化、吸收速度,所以最好餐前服用,這樣藥物能夠先到胃腸裡作用,這類藥物能夠降低餐後血糖。但由於影響到了消化吸收,作用在腸道,所以會出現腸道的副作用,比如經常放屁,腹脹以及腹瀉等等。
4、胰島素增敏劑
看名字顧名思義,就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主要作用在肌肉、脂肪、肝臟等臟器組織,能夠增加這些組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血糖,主要降低的是空腹血糖。
不過,這類藥物有一定副作用,對於肝臟的代謝要求比較嚴格,如果肝臟代謝較差,可能會出現水腫、心臟異常、體重增加等問題,所以服用期間應該重點觀察肝功能。
5、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
這類藥物主要作用是提高了腸泌素的水平,促進胰島素釋放,並且能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從而降低餐後血糖。
其副作用主要有血管性水腫以及蕁麻疹等。
6、胰高血糖素樣肽-1類似物
其實這類藥物跟上面也可以算是一類藥物,都可以成為腸促胰素類藥物,因為人體的胃腸受到食物刺激後,會分泌腸泌素,這種激素會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這種激素分泌比較少,所以我們可以透過這類藥物促進其分泌。
這種藥物主要用於胃腸,能減緩排空,降低餐後血糖的上升,避免飢餓感,增加飽腹感。不過副作用也比較常見,主要是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等。
7、葡萄糖鈉 轉運蛋白2抑制劑
俗稱排糖藥,這種藥物能降糖降壓,還能降低體重,主要作用原理是抑制腎臟對於葡萄糖的再吸收,促進糖分的排洩,不過這樣也就會有一個副作用,那就是可能會導致泌尿系統的感染,畢竟尿液中的糖分多了。
以上就是我們說的常見的集中胰島素和控糖藥物,不過想要達到最好的控糖效果,並且避免低血糖,除了正常遵醫囑用藥外,還要做好血糖監控,掌握好飲食和運動,這樣才能瞭解自身的情況,明白自身血糖變化的情況和原因,方便調整藥物和胰島素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