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由水痘—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面板病,以沿單側周圍神經分佈出現的紅斑、水皰,並常伴有明顯的神經痛為主要特徵。本病好發於中老年人,常造成一系列諸如失眠、食慾不振等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家庭幸福度。
帶狀皰疹也叫“舌串瘡”,“纏腰火丹”,“火帶瘡”。本病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沿神經走行分佈的紅斑、水皰,並常伴明顯的神經痛為特徵的病毒性面板病。
帶狀皰疹
本病常見於中老年人,可因過勞、情緒波動、惡性腫瘤、免疫抑制劑治療和器官移植等誘發。皮疹出現前常先有面板疼痛、麻木、瘙癢和感覺異常,可伴有低熱、少食、倦怠等症狀。本病常見於中老年人,可因過勞、情緒波動、惡性腫瘤、免疫抑制劑治療和器官移植等誘發。皮疹出現前常先有面板疼痛、麻木、瘙癢和感覺異常,可伴有低熱、少食、倦怠等症狀。
中藥辨證論治
1)肝經鬱熱證:症見皮損鮮紅,灼熱刺痛。伴隨口苦咽乾,煩躁易怒,便幹溲黃,舌質紅、苔黃,脈弦、滑或數。
龍膽瀉肝湯加減 常用藥:龍膽草、黃芩、車前子、柴胡、通草、地黃、當 歸、梔 子、板 藍 根、 牡 丹 皮、 赤 芍、 紫草等。
2)脾虛溼蘊證:症見皮損顏色淡紅,疼痛或輕或重。伴隨渴不欲飲;食少腹脹;大便時溏;舌質淡胖、苔白;脈沉或滑或濡。
除溼胃苓湯加減 :蒼朮、厚朴、薏苡仁、陳皮、枳殼、炒白朮、土茯苓、澤瀉、茯苓、梔子、萆薢、炙甘草等。
3)氣滯血瘀證
症見皮疹消退後區域性仍疼痛不已,難以忍受,並可放射至附近部位。伴隨胸脅脘腹脹悶,或有痞塊、時散時聚,舌質淡或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黃;,脈弦澀或弦細。
血府逐瘀湯加減: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白芍、丹參、鬱金、王不留行、延胡索、川楝子、香附、柴胡、陳皮、枳殼、炙甘草等。
針灸療法
發病初期,有紅斑、水皰時可選擇的針灸方法有:刺絡拔罐法、皰疹區域性圍刺法、華佗夾脊穴針刺法、梅花針療法和火針療等。發病後期,無紅斑、水皰時可選擇的針灸方法有:華佗夾脊穴針刺及電針法、梅花針療法和火針療法等。
圍刺法
方法一:取夾脊穴、大腸俞、腎俞穴、行間穴、水溝穴及患處疼痛點。如帶狀皰疹頭面部或頸部,取頸項部夾脊穴;如在上肢,則取第一胸椎至第三胸椎夾脊穴;如在胸脅部,則取第一胸椎至第十二胸椎夾脊穴; 如在腰腹部,則取第六胸椎至第五腰椎夾脊穴; 如在下肢,則取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夾脊穴。刺法:夾脊穴直刺進針 0. 5 寸,大腸俞、腎俞直刺進針 1 寸,行間穴向上斜刺 0. 5 寸,水溝穴向上斜刺0. 3 寸。
方法二:用火針火罐療法:取疼痛區域中心點為圓心,消毒後,取其中5~6個穴位進行,待針體燒紅後迅速刺入選定穴位即刻拔出;然後將消毒後的火罐於針刺部位拔罐,停留10分鐘。5次/周,持續30天。
2.帶狀皰疹後遺痛:
1)華佗夾脊穴配合維生素 B12:根據皮疹所在部位循經取穴;內關、足三里、曲池、太沖
穴,隨機兩穴位交替注射維生素 B12 。
2)區域性圍刺配合維生素:沿中心圍刺,遠端配合血海、合谷、足臨泣、支溝等穴位。
3)針刺配合中藥辨證論治
預防與調攝
1)慎起居,注意休息。
2)調暢情志,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情緒開朗、心氣調和,忌惱怒。
3)保持區域性清潔,防止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