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是現代生活方式病之一
現代社會,人們為什麼總把高血脂症稱為現代生活方式病之一,而且與高血脂症這種現代病相關的疾病也稱為現代生活方式病,有的醫學專家總結以下的幾種病症:包括高血脂症、高血壓、高血糖(這種病症絕大多數由亞型糖尿病引起)、高血粘度。但需要說明的是,這幾種病症或血脂異常的現象並不都是起源於現代生活,而是以往就存在。由於現代生活方式使其發病率或發生率大大升高,所以有人稱這幾種病症為現代生活方式病。
其中,高膽固醇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三大危險因素之一,高甘油三酯血癥也與此有關。高血脂症往往伴有高血粘度。
血脂高了,身體可能有3種反應
腹痛
這是高血脂症發病的特徵之一。常表現為反覆發作的飽餐後短暫腹痛,這種現象可見於高血脂症導致的腸繫膜動脈硬化性胃腸缺血;醫學上把這種高脂飲食後急性發作的持續性中上腹痛多診斷為急性胰腺炎。
眼底改變
除各種黃色瘤外,醫學專家還在臨床中有兩個發現,這都有助於高血脂症的診斷,這兩種診斷即角膜弓和高血脂症眼底改變。角膜弓又稱老年壞死症,有的40歲以下的患者也有,以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為多見,但特異性並不很明顯。高血脂症眼底改變是由於富含甘油三酯的大顆粒脂蛋白,沉積在眼底小動脈上引起光散射所致,通常情況下是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癥患者的特徵表現。
肢體乏力
為什麼有的人老是感到四肢乏力?這是血脂升高的早期表現。有時患者會感到肢體乏力或伴活動後疼痛,這可能與脂肪代謝紊亂及迴圈障礙有關。
現代生活方式是怎樣引起高血脂的呢?
(1)飲食過量,物質豐富,使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改變。通常有三種表現:一種現象為總熱能攝入過量;另一種現象是總脂肪攝取過多,特別是飽和脂肪攝入過多;還有一種現象是動物蛋白攝入過多。
(2)不願活動或極少參加鍛鍊,體形超重和肥胖者日漸增多。
(3)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加快,精神上壓力大,心理上失衡者也日漸增多。
(4)有不良習慣的人也日漸增多,如抽菸與酗酒等。
降血脂是一場持久戰役,改善4種飲食習慣,能改一種也好
醫學專家曾對患有高血脂症的患者應採取綜合治療措施,認為其中飲食療法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因為飲食治療對於減緩高血脂症的發展,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都具有明顯的效果。所以高血脂症患者選擇飲食應注意。
1.脂肪的攝入量要適宜
日常的飲食習慣對血中的甘油三酯(TG)的影響很大,一個健康人在正常食用脂肪後,血中外源性脂肪產生乳糜微粒,其高峰在進食後大約5小時左右出現,消失時間約需10小時左右,因此對於高血脂症患者來說,這種現象反應更明顯,持續時間更長,危害性更強。所以要求在整個飲食過程中,應注意少食高脂食物,如牛、豬肉及純脂肪、奶油等。
2.適當增加月麻亞酸的攝入
醫學專家認為,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應適宜,這對有益於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日常補充月麻亞酸也是降血脂的一種方式,它含有大量高階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結合其特有物質植物甾醇雙重降低血脂,並能防止血栓形成的功效,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十分有利,因此多食有利於身體健康。
3.不吃或少吃糖
在平常的飲食當中要不吃或少吃糖。由於糖類在體內能轉變為脂肪,所以患有高血脂症的患者及老年人應控制飲食,不要吃得過飽,尤其是晚餐,因為夜間睡眠時能量消耗比白天降低,所以多餘的糖比較容易轉化為脂肪而使血脂升高。
4.多吃新鮮蔬菜與瓜果
蔬菜與水果中含有植物固醇,能抑制食物膽固醇(TC)的吸收;同時新鮮蔬菜和水果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也有降低膽固醇(TC)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