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點左右,急診接到一位56歲的李阿姨,主訴胃痛,胃鏡顯示食管粘膜光滑,賁門開閉自然。胃底粘膜充血水腫,胃體中上部距門齒48~54cm(胃竇)見直徑約6.0cm以前壁和大彎側為主、浸潤生長的、周邊不規則的潰瘍型隆起,確診為胃部潰瘍性病變。
李阿姨很納悶,自己平時吃飯挺注意的,多年飲食清淡有規律,為什麼會有胃潰瘍?而且自身除了關節炎,並沒有其他疾病。
醫生:關節炎?平時吃止疼藥嗎?
患者:吃了很長時間了,關節炎一犯就得吃止疼藥來壓一壓。
分享這個病例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希望通過科普讓大家認識到養胃護胃不止要靠清淡規律的飲食,還要注意用藥。
容易對胃部造成傷害的藥物有哪些呢?1.激素
通常說的“激素”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簡稱,這類藥物會減少黏液分泌並促進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胃炎、胃潰瘍的患者服用上述藥物後,會加重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胃出血和穿孔。
提醒:在胃病的急性期、活動期,禁用上述藥物。如果在胃病的穩定期、緩解期,必須使用以上藥物的話,應儘量在飯後服藥,以減少空腹時藥物與胃黏膜的直接接觸,對胃部造成的損害。還可在服藥前,先服用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等。
2.非甾體抗炎
非甾體抗炎是最常見的止痛藥,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阿司匹林、布洛芬、撲熱息痛以及塞來昔布等等。
這類藥物應用廣泛,小到發燒感冒、頭痛、牙痛等常見病,大到治療骨關節病、類風溼關節炎以及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尤其是中老年患者,長期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腸溶片,一吃就是半年甚至幾年,對胃腸的輕微刺激,逐漸積累,容易引起急性胃黏膜病變、糜爛出血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潰瘍等等胃腸道疾病。
提醒:多數感冒藥均屬於含這些可能傷胃的解熱鎮痛類藥物,但目前對感冒病毒感染尚無特效藥,所以服用感冒藥時要注意,儘量避免長期服用。此外,儘量減少止痛藥物的服用,即使服用也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用藥,儘量避免案例中李阿姨病例的再現。
3.其他藥物
許多藥物(例如抗生素、氯化鉀、一些降糖藥等)能對胃產生刺激,引起胃腸道不適症狀,但一般較少造成出血,不必擔心,更多是胃腸道不適。
如果在服用上述這些藥物的同時,出現消化不良、反酸、腹痛、腹脹等症狀,應引起重視,必要時需胃鏡檢查,而原來就患有“胃病”的患者,更需要注意這點。
黃大夫建議大家,做到飲食規律,少吃煙薰火烤食物、醃製食物、過酸過甜的食物,不吃黴變、過燙的食物,進食速度不宜過快,不喝高度酒。
此外,飯後一定不要立即躺下休息。人在吃飽飯之後馬上躺下,一是會造成食物在胃部滯留,可能會導致胃部負擔的加重,久而久之還會出現某些胃部疾病;二是人在改變體位的時候,胃中的食物還容易反流到食管,出現反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