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涼,秋意也越來越濃。「秋收冬藏」,天地陽氣開始收斂,腎主收藏,此時腎也開始收納陽氣了。
《素問·上古天真論》雲:「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所藏的精氣,是臟腑陰陽之本,對五臟六腑起著至關重要的溫煦、滋潤、濡養、激發等作用。腎中之元氣,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動力。腎虛則生命力減弱,各種疾病會接踵而來,特別是對接下來的冬天,會讓人更加煎熬。
那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補養腎。
首先要戒掉3個傷腎的壞習慣
1、不要害怕
中醫認為,恐傷腎。恐懼這種感情,會傷腎。人人都會有恐懼之心,面對恐懼的時候要學會應對,而不是恐慌和逃避,這樣既解決不了問題,也傷了我們的腎。如何應對呢?要麼直面恐懼,認識它,接受它。如果不能克服,就放棄它,儘量避免爆發和接觸令自己無法克服的恐懼的事情,人生苦短,無所畏懼。
2、房事節制
《素問·金匱真言論》中說:“夫精者,身之本也”,這個精一般都藏於腎中,當人體臟腑功能下降,氣血不足時,藏於腎中的精會化成氣血維持人體生命。頻繁的夫妻生活會使腎精外洩,造成腎精虧虛,氣血不足。特別是發現身體免疫力下降,氣血不足體虛時,控制一下夫妻生活,不要因此而耗傷了精血。
3、避免熬夜
熬夜會大量消耗人體的精血,從而使腎精不足。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生命活動之根,人的生長、發育、生殖和衰老都關係到腎。
補腎固精有妙方
1、補腎先溫中
補腎,也要先溫暖脾土。要把脾胃暖起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掌心捂肚臍。
勞宮穴在手掌心,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勞宮穴是人體很重要的火穴,我們一般即使手再涼,勞宮穴的位置也是很暖和的。
具體方法:
雙手掌心相對,上下摩搓直至手指溫暖,用一隻手掌心捂住肚臍,能暖胃驅寒。不斷的搓熱熱敷,持續5分鐘,用身體火穴勞宮穴的熱燥之氣,去溫中散寒健運脾胃。
敷完肚臍之後,在用手掌心搓後腰的腎俞穴,搓3-5分鐘,至後腰發熱即可。這樣能有效刺激後腰的腎俞穴,可將腎內寒氣祛除,將熱感傳至全身。
2、叩齒咽津補腎水
叩齒是指將門齒相對,輕輕做上下有節律的叩擊。古代養生家把叩齒作為延年益壽的妙法,每天早晚各叩齒49次。中醫認為齒為骨之餘,腎又主骨生髓,所以叩齒能夠激發和固護腎氣腎精,提高機體免疫力,強化生命功能。
咽津是指用舌頭在口腔中反覆攪動多次後至津液滿口,再將之在口中反覆含漱,自覺津唾甘甜時,將津液徐徐嚥下,可起到大補腎水的功效。
《紅爐點雪》雲:「津即嚥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養神,在肺助氣,在腎生精,自然百骸調暢,諸病不生。」
3、艾灸補腎氣
《本草正》記載:“艾葉,能通十二經,而尤為肝脾腎之藥,善於溫中、逐冷、除溼,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艾灸產生的熱力和藥力通過腧穴傳入機體,可以起到溫通經絡氣血、補虛助陽、散寒通滯止痛的作用。
艾灸就是補腎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特別是關元,艾灸此處可幫助身體滋陰潛陽。古人一直認為關元穴是強身健體第一大穴,特別是到了秋冬交替的時候,每天溫灸關元,或者隔天灸一次,堅持3個月,能大補元氣。
艾灸取穴:神闕、關元、太溪、腎俞
方法:每個穴位灸10-20分鐘,灸至穴位處面板紅潤溫熱為度,避免灼傷。連續灸3天休息1天,堅持灸一個月觀察效果再做調整。補法要慢慢灸,不用將灸火吹旺,讓熱量緩緩滲透進入面板,慢慢抵達穴位、經絡深層就好。
艾灸的時候,心境的平和也是極其重要的,灸的過程中,細聞艾草的香味,感受熱量的滲透,慢慢感覺除了艾灸的部位,後腰、手腳都有一股暖流,這就是好的灸感。灸完之後覺得口渴是正常現象,適量喝點溫水就可以了,不渴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