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幹細胞因具獨特生物學特性,其有能力遷移到受損細胞,進而修復或再生受損細胞,透過分泌一些免疫因子降低自身免疫反應,從而加速其恢復。

幹細胞獨特的高度自我更新與多向分化潛能,在特定微環境中能夠誘導分化為胰島素分泌細胞(IPCS),因此幹細胞移植有望攻克胰島細胞移植的缺陷,而成為干預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傳統方法干預2型糖尿病效果不盡人意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發病形勢嚴峻,18歲及以上成人樣本中糖尿病患病率為11.6%,患病人數約1.2億,而2型糖尿病人數約佔糖尿病總人數90%以上。

目前傳統干預2型糖尿病辦法是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但這兩種方法只能暫時緩解病情,無法達到預期干預效果。

幹細胞移植為干預2型糖尿病提供新方向

近年來,隨著細胞移植和組織工程研究發展迅速,使得糖尿病細胞干預快速發展。2型糖尿病根本病因是胰島B細胞功能相對或絕對不足,胰島細胞移植與幹細胞移植B細胞替代治療已在臨床上初見成效,為干預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方向。

幹細胞在體外透過內皮細胞生長因子(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B27、胰高血糖素樣肽-1、尼克醯胺等,採用階段誘導方法,誘匯出胰島素分泌細胞。

幹細胞移植透過誘導胰島a細胞向B細胞轉變達到調節血糖效果

研究表明,幹細胞透過潛在免疫調節與抗炎,促進巨噬細胞極化,改善胰島素抵抗、促進胰島B細胞再生,以及保護胰島B細胞功能等多重機制發揮降血糖作用。

同時還能分泌多種細胞因子,誘導胰島a細胞向 B細胞轉變,從而達到調節血糖的效果。

幹細胞移植誘導胰島a細胞向B細胞轉變機制

胰島內分泌細胞起源於前腸內胚層祖細胞,在眾多轉錄因子參與調控下逐步分化表達為α、B、δ、PP細胞,它們相互作用維持機體血糖平衡。

胰島α細胞轉化為B細胞,不僅可以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還能夠減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具有許多獨特優勢。因此成為理想幹預2型糖尿病的細胞療法。

2017年8月上海某醫院內分泌科開展了移植後6例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所有患者運用幹細胞移植後,結果顯示,病人的空腹C肽水平、C肽水平峰值和C肽釋放曲線面積在1個月內顯著升高。

並且在隨訪期間一直保持較高水平。且在整個干預過程中均未發生任何不良反應,表明幹細胞移植成為干預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方法。

8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孩子全身不自主扭動,警惕這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