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大部分人都有過牙疼的經歷,那種疼痛可謂是切齒難忘,有些人疼得實在是無可奈何便只好去拔牙了。
其實牙疼,很多時候是我們護理不周所致。現在大冬天的,很多人都相信冷水洗臉對面板有好處,同樣的認為冷水刷牙也會對牙有好處;有些人則認為冬天太冷了,用熱水刷牙可以暖暖牙齒、口腔。那麼到底是誰好呢?
冬天刷牙最好用溫水醫學專家對牙齒生態的調查顯示,人的牙齒在35-36.5攝氏度的口腔溫度下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35℃左右的溫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用這樣的水漱口,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舒服的口感。
其實在冬天本來的天就比較的冷,您刷牙再用冷水的話,一旦冷水碰到您的牙齒的時候,冷水就會導致你的牙齒出現明顯的痠疼的感覺,這樣是不利於牙膏裡面的護牙成分起作用的。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劑和氟化物,這些有效成分發揮作用的最佳溫度是35℃左右。用溫水刷牙是對的,有些人用冷水刷牙會引起牙齒敏感、疼痛。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溫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齒敏感。溫水的溫度以接近體溫為宜,太熱的水也不好。
冬天刷牙的水過冷過熱都不好冬天刷牙用冷水還是熱水?過冷過熱的水對牙齒都不好,因為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長久會引起牙髓出血和痙攣,甚至導致牙周炎、牙齦炎等病症。因此用35攝氏度左右的溫水含漱,有利牙齒健康,還利於清除齒縫內的食物殘渣和細菌,達到護牙潔齒、減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冬天刷牙時間和力度一般刷牙時間保證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每天早晚兩次。另外,並不是刷牙越用力越好,太用力很容易造成牙齦損壞出血,儘量保持溫柔的力度,保證刷牙的時間,同樣可以很好的起到清潔口腔,消除細菌的作用。
刷牙的五大誤區誤區一:使用大頭牙刷,用力橫刷有人習慣使用毛束密集的大頭牙刷,用力橫向拉鋸式刷牙,以為這樣可以提高效率和清潔程度。殊不知,正是這些粗、硬、密的毛束,加上靈活性欠佳的大刷頭,使它難以清潔牙齒間隙和隱蔽面,清潔效果反而下降。同時,用力橫刷易使牙頸部由於機械磨耗出現楔狀缺損,並導致牙齦損傷、牙齦萎縮。
誤區二:早刷晚不刷或反之,次數不足現代齲病學者研究認為,齲齒的發生是由於細菌繁殖產酸、口腔不潔與抗齲力下降、含糖食物等三大原因造成的。如果夜間睡前不刷牙漱口,白天進食後遺下的食物碎屑與殘渣就會積存於齒縫和牙齒溝裂內,成為細菌生長繁殖的溫床。
此外,由於夜間口腔咀嚼與語言活動停止,唾液分泌也大大減少,造成口腔自潔功能的減弱,更有利於細菌的大肆繁殖,發酵產酸腐蝕牙齒。
養成每日“飯後必漱”,每晚睡前用牙膏夜晚裝刷牙的習慣,這必將使你終生受益。當然,經過一夜安睡後,晨起再用牙膏早晨裝刷漱一次,會令牙齒更加潔白光亮,口氣清新,精神煥發地投入新的一天。
誤區三:刷牙無所謂時間長短,有刷牙就行了有的人把刷牙當作一項無足輕重的例行公事,不願為刷牙多擠出點時間。正確的刷牙應涉及每個牙齒的每一個面,要“面面俱到”。
應付式的匆忙刷牙肯定無法達到這一目的。此外,牙膏除有按摩清潔作用外,尚有殺菌和其它的多種保健功能,牙膏與牙齒接觸不充分,接觸時間過短,將不能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
誤區四:牙刷“超期服役”,用後隨便放置一把牙刷用上很長時間,刷毛都變形了也不換新牙刷,而且用後放置不當,如刷頭朝下置於杯中,這也是不少人的習慣。有專家對使用1個月的牙刷進行檢測,發現有大量致病細菌,這些潛在的細菌隨時可以由破損的口腔粘膜和齲齒等環節侵入人體,引起多種疾病。
正確的做法是:刷牙後,應以清水反覆沖洗牙刷幾次,甩幹刷毛,將刷頭朝上放置於通風處。牙刷刷毛變形或使用3個月左右應更換。
誤區五:飯後馬上刷牙刷牙本來是一個好習慣,愛護牙齒的人,每天早晚兩次刷牙已成習慣。但有些人飯後馬上刷牙,甚至有的人不管吃了點什麼都要刷牙,其實這樣反而不利於牙齒健康。
人們用餐時吃的大量酸性食物會附著在牙齒上,會使牙齒表面的牙釉質軟化,甚至與牙齒軸層中的鈣、磷分子發生反應,將鈣、磷分離出來,牙齒會變得軟而脆。此時刷牙會破壞牙釉質,損害牙齒健康。
牙醫建議,飯後或吃了酸性食物後,可以用水漱口,或喝一小杯牛奶,用牛奶像漱口一樣與牙齒親密接觸,可以幫助清潔口腔、中和食物的酸性、加快牙齒鈣質的恢復過程。
酸性高的食品對兒童牙齒的危害不容忽視,父母一定要控制孩子吃糖果的量。如果要堅持餐後刷牙,也要等半小時後再刷牙,這時牙齒的保護層已恢復,刷牙就不會損傷牙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