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正是進補的好時候。
說到進補,有樣食材絕對少不了,那就是枸杞。不論是喝水泡茶,還是煲湯,反正往裡丟幾顆就對了~
枸杞的確是個好東西,但也要會搭配才不浪費,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種枸杞的絕佳搭配。
枸杞泡水加點它,養生作用翻倍1. 枸杞+黃芪:補腎益氣
李時珍稱黃芪是“補藥之長”。黃芪補氣最給力,有“補氣諸藥之最”的美譽,還能補腎溫陽。秋冬補腎氣,可不能錯過它~
做法:
將黃芪用清水浸泡20~30分鐘;浸泡後和枸杞一同放鍋內,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20分鐘即可飲用。
建議:
有些人用黃芪進補會上火,要防止上火,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做“皮試”。即使用黃芪之前先服用黨蔘試試,發現沒有不良反應後,再加用或改用黃芪。
注意:
感冒的人和經期中的女性,不適合吃黃芪。腎病屬陰虛,溼熱、熱毒熾盛者,也不宜食用。
2. 枸杞+菊花:養肝明目
有養肝腎、明目的作用,特別適合長時間盯著電腦的上班族。
做法:
將枸杞子、白菊花同時放入杯中,用溫開水沖泡,加蓋燜15分鐘後即可飲用。
建議:
白菊花平肝明目的作用更強一些,如果想養肝護眼,建議用白菊花;
秋天人容易上火,如果想清熱解毒、疏風散熱,那麼可以選黃菊花或野菊。
注意:
菊花性涼,虛寒體質(平時怕冷、胃寒、容易腹瀉)不宜經常飲用菊花茶。
3. 枸杞+麥冬:滋陰潤肺
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止咳,配合枸杞滋養肝腎,非常適合入秋後出現的鼻咽乾燥、乾咳少痰、面板乾燥等症。
做法:
將麥冬、枸杞和桂圓乾用清水沖洗一下,放進保溫壺,加入溫開水沖泡即可。
注意:
脾虛胃寒的人,不適合食用麥冬。
4. 枸杞+熟地黃:生血養血
熟地黃性微溫,長於養血滋陰、補精益髓,既可用於肝腎陰虧之腰膝痠軟、月經不調等,也可用於肝腎精血不足引起的頭暈耳鳴、兩目昏花等。
做法:
將枸杞與熟地黃放入杯子裡,加溫開水沖泡;也可以加入適量水一起煎煮。
注意:
脾胃虛弱、溼熱內蘊的人,不適合食用熟地黃。
5. 枸杞+薏米:健脾祛溼
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的作用,適合體內溼氣重的人食用。
做法:
將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淨並控幹水分,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放入枸杞,加水浸泡幾分鐘即可飲用。
建議:
薏米最好炒熟食用。炒薏米祛溼效果更好,且寒涼之性有所減弱,不易傷脾。
注意:
體質虛寒者、懷孕婦女及經期婦女,不宜吃薏米。
當然,除了要會搭配,泡的方法也很重要。方法不對,當心營養白白浪費掉。
枸杞泡水,別犯2個錯枸杞最好別用滾燙的開水沖泡。用45~60℃的水沖泡,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它的營養。
所以,建議大家等水燒開後,放置一會兒再用來泡枸杞。
另外,泡完枸杞,記得把泡過的枸杞也吃掉。因為還有很多有益成分並未溶出,扔掉就太可惜了。
枸杞吃法多樣,除了泡水,還有不少養生的吃法,下面小編再給大家推薦幾種~
除了泡水,枸杞還可以這麼吃1. 煲湯
煲湯時丟一小把枸杞,做法簡單,養生作用也不錯。
養生推薦:枸杞豬肝湯
原料:豬肝100-200克,枸杞30克,適量生薑、鹽。
方法:豬肝切片,生薑切片;鍋內放適量食用油煎薑片,加水煮沸;放入豬肝和枸杞一起煮湯,小火煮熟,加適量食鹽調味即可。
2. 煮粥
煮粥加幾顆枸杞,增色調味又養生。天冷時喝上一碗,整個人暖暖的特舒服。
養生推薦:山藥枸杞粥
原料:枸杞子30克,粳米50克,山藥100克。
方法:山藥、粳米、枸杞洗淨後,加水一起放入鍋中,先旺火煮沸,再小火慢熬;煮到粳米熟軟後加入枸杞,再煮3~5分鐘即可。
3. 幹嚼
枸杞搭配其他養生食材泡水、煲湯、煮粥,能起到不同的養生作用;但如果單單隻吃枸杞,那幹嚼就是最好的選擇!
近代著名醫家張錫純就倡導幹嚼枸杞。這種吃法原汁原味又方便,還能更大程度地保留枸杞的營養成分,充分發揮它的養生作用。
但要注意,幹嚼的用量不宜過大,以10克左右為宜,儘量不超過20克。
注意:感冒發燒、脾胃虛弱、腹瀉便溏者,不適合吃枸杞。另外,吃枸杞的過程中出現任何不適,也最好停用。
最後,小編再來說說,枸杞要買啥樣的好。
簡單4步,挑到好枸杞第1步:看外觀枸杞並不是越紅越鮮豔越好,有些太鮮紅的其實薰了硫磺。好枸杞為偏喑啞的紅色,長扁狀,呈紡錘形或橢圓形。
第2步:看黏度抓一小把枸杞在手裡,輕輕一捏再鬆手。如果很容易黏在一起,說明品質偏差。
第3步:用水泡把枸杞泡進水裡,品質好的一般不會很快沉底,多會浮在上面。
第4步:嘗味道上等的枸杞吃到嘴裡味道甘甜可口,不會出現苦澀和其他異味;而劣質的枸杞可能會有苦澀味,硫磺薰過的還會帶酸。
黑枸杞真比紅枸杞好?黑枸杞,近年來風頭正盛,被稱為“軟黃金”,價格是紅枸杞的好幾倍。
黑枸杞相比紅枸杞,成分大致相同,區別在於它的花青素較高。
花青素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不過,它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桑葚、茄子、葡萄、黑豆裡也有,幹嘛非花這貴价錢吃黑枸杞呢?
總之,黑枸杞的確是一種不錯的養生佳品,但它的價效比,實在是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