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經方扶陽派將這種生命的能量稱之為陽氣,即生命力。疾病則是生命體內部結構和功能的無序化。無論是治療外感發熱還是內傷雜病,經方扶陽法都是立足在恢復機體能量代謝的基本面上,在治療上不斷的調整能量代謝,使不足的補充上來,祛除引起能量過度消耗的因素,從而恢復機體的自愈之機,即扶陽氣,助氣化。太陰脾土是人體攝取運化能量之本,故經方扶陽法尤其注重保胃氣,這一點貫穿六經辨治始終。

陽氣,可以為生命活動的化學反應供能,保證個體的生存,並且維持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命繁衍。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社交等需要人類有共同的精神、意志、情緒、情感之間的表達和交流也是耗能的過程,亦需要陽氣作為支撐。所以,扶陽法認為身體及心理上的疾患都可以從調節能量代謝入手,這一點在臨床上得到了反覆的驗證。

從生理學可以這樣理解陽氣在機體的運轉。食物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質後,可以在小腸中吸收,還有一部分經過大腸的腸道菌群處理,也可以產生一些營養物質,被吸收。其中主要儲能物質脂肪、糖類、氨基酸在肝臟內進行代謝,進一步相互轉化,被運到全身,這些物質在人體的生命活動中發生氧化反應,即產生能量。這些能量不僅支援八大系統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也是機體戰勝疾病的必要保障。

當機體整體能量不足的時候,我們的免疫系統功能也會受到削減,出現免疫力低下的情況,容易染病。比如,發生風溼免疫性疾病時,當我們將目光從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上轉移出來,考慮透過經方恢復自身正常的激素分泌水平及逐步恢復正常免疫功能時,治療手段會更加豐富。在相當多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身上我們看到,採用扶助陽氣之法為本,辨證聯合應用補肝腎、活血化瘀、清利鬱熱、祛風除溼、軟堅散結等方法,可以顯著減少抗炎藥的減量。臨床觀察發現,無論是治療外感病、內傷病還是情志病,扶助陽氣,即調節能量代謝是經方治療疾病的重要的原理之一。

01調整機體能量代謝及分佈

經方調整能量代謝有增強與降低兩條途徑,可適時而用。而調整能量分佈,是經方治病的又一原理。

解表者,先強胃氣,以桂枝法增強表部能量之供應以解表散邪。從桂枝湯法我們得知,解表的本質,即為胃氣轉化成營氣再到體表轉化為衛氣的過程。溫裡者,以增強裡部之能量代謝以促進氣血之生化。三焦之病各有陽氣不足之證,包括上中下三焦之陽,如桂枝、人參、扶上焦之陽,乾薑、川椒、砂仁扶中焦之陽,天雄、附子、硫磺扶下焦之陽。如遇陰虛者,可滋陰以抑陽,如生脈散、白虎加人參湯、腎氣丸等。病位不僅可從表裡辨,必要時需從三焦辨。亦可以說,調整機體能量分佈是調整能量代謝之法的延伸。

02固護胃氣以提高抗病與自愈能力

保胃氣是開啟機體抗病及自愈機能的源頭,經方扶陽法以炙甘草、生薑、大棗為底方,化裁出枝繁葉茂的經方體系。炙甘草、生薑、大棗適用於最初級的細胞功能低下狀態,是改善胃腸功能的基本組合,也是強壯機體的基本配伍,此三藥合用,在補充營養物質的同時,能輕度振奮全身細胞機能。對於三陽病,透過生薑揮發油刺激的作用配合炙甘草、大棗對胃腸黏膜的保護作用,可令能量從裡向半表半里直至表部轉化。太陽病中風表虛證即是在炙甘草、生薑、大棗為底方的基礎上加桂枝、白芍改善動靜脈迴圈以起到治療中風表虛證的目的;少陽證為在此基礎上加黨參固護太陰,加柴胡等和解少陽。對於三陰病,太陰病主方用理中湯溫中補虛;少陰病主方用四逆湯以回陽救逆;厥陰病主方為烏梅丸,用人參、乾薑、川椒等,這些都是在炙甘草、生薑、大棗的基礎上化裁,功用層層遞進以溫化陳寒崮冷,恢復陽氣,振奮身體機能。對於陽明病,則需要採取降低能量代謝以防止透支的辦法,代表方如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經方扶陽法常用麥門冬湯降肺氣以補腎氣、天雄散溫潛、風引湯降低晚期腫瘤的能量消耗等,都是用降低過度能量消耗的辦法儲存陽氣,留住生命力。

對於完整的六經辨證體系來講,固護胃氣之法起於炙甘草、生薑、大棗但不限於此,如理中湯加減變化。若寸脈沉弱,加桂枝,成桂枝人參湯,通心陽以暖脾陽;若尺脈沉弱,加附子,補元陽以暖中焦;右手關脈至尺脈皆沉若者,虛寒也,乃以大建中湯溫之;左手關脈沉弦者,吳茱萸湯暖肝陽以疏脾土,袪久寒。若是虛證,乃以諸建中湯為方,如大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當歸建中湯乃至後世資生湯等。若是中焦氣滯者,又有橘枳薑湯、半夏厚朴生薑甘草人參湯。若是寒熱錯雜者,又有瀉心湯諸方及黃連黃芩乾薑甘草人參湯以治之。溼濁重者,有平胃散行氣化溼;化生溼熱者,可加清熱化溼、芳香化溼藥;寒化者,乃以術附湯溫化寒溼。火不生土以至於脾胃虛寒者,可補火生土,暖腎陽以溫脾土,甚或用風藥改善迴圈從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抑或用加活血藥(莪術、雞血藤等)改善小腸絨毛下血迴圈,促進消化吸收機能恢復。若消化道津液不足,用桂枝加天花粉湯做底方生津液。以上諸法皆是為恢復氣血生化之機,開啟抗病及自愈機能。因為太陰是能量運化之源,故經方扶陽法在任何疾病的治療中都注重太陰運化功能的恢復,此乃愈病之先機。

03祛除影響能量代謝的病邪因素

經方治病的第三條重要的原理,即祛除影響調整能量代謝的病邪因素,即六鬱——氣血痰火溼食。六鬱可因陽氣不足而產生,形成後亦可造成陽氣執行的障礙。如果陽氣絕對不足,邪氣不被彰顯出來,即為陰證;如果陽氣充足,邪氣表現比較突出,即為陽證;介於兩者之間的,即為虛實夾雜,寒熱錯雜之證。經方扶陽法認為,病理代謝產物範疇內的區域性鬱熱、水溼、痰飲、瘀血等是作為一個模組式的存在,治療時可以合用六經之方。比如“桃核承氣湯”“祛瘀血湯”一類的方劑,就像一個模組,可以根據臨床遇到的實際情況,鑲嵌到治療六經病的主方當中去。又如,在經方體系裡,全身廣泛的發熱一般使用知母、石膏治療;身體局部發熱用黃連、黃芩、黃柏、大黃等消除區域性炎症。祛除影響調整能量代謝的病邪因素,有助於恢復機體的能量代謝,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損耗。

調整機體能量代謝及分佈、顧護胃氣、祛除影響調整能量代謝的病邪因素,是經方治病的主要原理。我們以能量代謝的角度切入來理解經方治病原理,旨在理解陽氣對於恢復機體的抗病能力及自愈機能的重要性,也可幫助理解為何歷代醫家評價“經方能治大病、治難病”。(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趙傑)

11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不是你減不下肥,而是你沒有用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