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是嚴重危害中國國民健康的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我國成人致死、致殘的首位病因,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複發率、高經濟負擔五大特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尤其是人口老齡化及城鎮化程序的加速,腦血管病危險因素流行趨勢明顯,導致腦血管病的發病人數持續增加。卒中也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早期篩查、積極干預效果顯著。
卒中雖是急性發作的慢性病,但也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對於發病率較高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發病4.5小時內接受靜脈藥物溶栓治療,患者有更多機會避免癱瘓等嚴重殘障。因此,患者或者患者家屬對卒中防治的重視、識別、決策和及時到達合適醫院就診非常重要。
l “中風120”識別腦卒中:
“1”看:一張臉不對稱、嘴巴歪。當患者臉部兩側不對稱或一側嘴角歪斜,就是異常。
“2”查:兩隻手臂,是否發生單側無力,不能抬。讓患者閉眼,雙臂平舉10秒,有一側手臂無力往下掉,就是異常。
“0”(聆)聽:說話口齒不清,不明白。問患者一個問題,吐字不清、說不明白或無法說話,就是異常。
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狀突然發生,立刻撥打急救電話,快速送往附近有中風救治能力的醫院。
l 急救車到來之前,我們能做什麼?
發現家人或朋友出現腦卒中,在急救人員到來之前,正確的做法是:
ü 保證患者呼吸暢通,可以側臥,若要平躺,應將其頭偏向一側,並墊高頭,防止因出現噁心嘔吐導致嗆咳、窒息。
ü 不能盲目喂水、喂藥。如果患者有假牙,最好拿下來,防止誤吞。
ü 準備好既往病歷、醫保卡,為後續到醫院就診辦理手續等節省時間。
ü 記住患者發病時間。如果有血壓計、血糖儀,測量一下是否有相應問題。
l 如何預防腦卒中,我們先認識一下腦卒中風險評估“8+2”:
“8”指的是每個人都應該問自己8個問題;“2”是指高危人群要做2項檢查。
8個問題:
① 血壓正常嗎?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舒張壓每降低5~6mmHg(1mm Hg=0.133kPa),腦卒中危險則下降42%。若僅僅控制收縮壓,也可使腦卒中危險減少1/3。
② 血脂正常嗎?血脂異常可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④ 心率正常嗎?心房顫動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關係密切,年齡>60歲腦卒中患者有7%~30%由心房顫動所致。
⑤ 是否吸菸?吸菸是腦卒中主要危險因素,每天吸菸1~20支者,較不吸菸者的腦卒中危險性高3倍,每天吸菸>20支者,則較不吸菸者腦卒中危險性高5倍。吸菸量越多、吸菸年齡越早,則患腦卒中機率越大。
⑥ 有氧運動量夠嗎?缺乏有氧運動,會影響人體代謝,減弱酶活性,使血脂異常、血黏度增高,血流緩慢,容易導致血栓形成,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
⑦ 體重正常嗎?肥胖者往往血脂異常,易患高血壓、糖尿病,極易引起腦卒中。
上述8個問題中若>3項存在問題,就屬於腦卒中高危人群,則需進一步做2項檢查:
① 檢測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過一定濃度,即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引起血栓形成。高血壓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猶如“火上澆油”,對導致腦卒中發生有協同作用。如果兩者同時存在,將使腦卒中發生風險增大近12倍。
② 頸動脈超聲檢查:頸動脈就是全身動脈的一個視窗。頸動脈血管壁上一旦有斑塊形成,則會形成狹窄,導致血流不暢。如果斑塊脫落,則往往導致腦梗死,嚴重者易發生猝死。
l 預防腦卒中,我們需要怎麼做?
80%的腦卒中是可以預防的,控制危險因素,治療能導致卒中的疾病,調整生活方式可以幫助預防卒中。生活中要做好以下4點:
① 重視危險因素,基礎疾病要控制好遠離三高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女性應每年檢查血壓、血脂、血糖,及早發現“三高”。已患有三高,要定期檢查並遵醫囑,及時透過健康生活方式或藥物來使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維持在正常水平。如果有房顫或心臟瓣膜病等心臟疾病,要積極治療,並請教醫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療。
② 摒棄不良生活習慣,培養健康意識
戒菸、限酒。吸菸、酗酒會大大增加卒中的發生風險,強烈建議戒菸和避免二手菸的傷害。建議戒酒,長期或一次性大量飲酒都不可取。
以低膽固醇飲食為主,避免進食肥肉、動物內臟等,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食品,如水果、蔬菜等;堅持低鹽、低油的烹飪方式,食鹽攝入水平建議每天不要超過6克。堅持運動鍛鍊,至少每週1~3次,每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體育運動。日常坐在電腦前的辦公族,建議每坐1小時就起來進行2-3分鐘的身體活動。
④ 保持良好心態,控制好情緒
抑鬱和壓力可增加腦卒中風險,樹立良好的心態,大部分卒中可防可治,一定要堅定治療的信心。保持情緒平穩,避免過於激動的情緒,高危人群中因為生氣而導致腦卒中發生的案例屢見不鮮。
⑤ 40歲以成人要開展腦卒中危險因素的篩查和風險評估
對高危人群要進行進一步檢查。頸部血管超聲、經顱多普勒、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無創的檢查,可以及時發現脈粥樣硬化、斑塊等病變,早發現早干預,降低卒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1]. “8+2”評估腦卒中風險[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誌,2013,15(03):287.
[2].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概要[J].中國腦血管病雜誌,2020,17(05):272-281.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