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是常見的惡性內分泌腫瘤,佔全身腫瘤的1%~2%,以女性患者居多,男女之間的比例為1:2~3。患病年齡範圍大,從兒童到老年都可能發生,30~45歲的青壯年期為發病的高峰年齡,平均發病年齡不足40歲。
【病因病機】
甲狀腺癌多因情志不舒、肝鬱氣滯、痰溼凝聚所致。長期忿鬱惱怒或憂思鬱慮,致肝氣鬱結,氣滯血瘀;肝鬱不疏,脾失健運則溼痰內生,氣滯血瘀與痰溼凝聚隨上逆肝氣凝結於項部而成石癭。或飲食失調、水土失宜致脾失健運,水溼不化,聚而生痰,痰氣瘀結,氣血鬱滯,致氣血痰飲鬱結,形成癭腫,日久遂生惡變。因此氣滯、痰凝、血瘀三者壅結頸前是石癭形成的基本病機。早期以實證居多,病久則耗傷氣血,陰液受損,由實致虛,尤以氣虛、陰虛為多見。
【診斷要點】
(一)診斷依據
1、臨床表現 甲狀腺癌發病初期多沒有典型症狀與體徵,只是在頸前或甲狀腺觸及結節或腫塊,大多為單發,無疼痛,可隨吞嚥移動,腫塊生長緩慢,當腫塊增大產生壓迫症狀時,可出現聲嘶、呼吸困難、吞嚥障礙等症。到晚期時甚至可以出現頸淋巴結轉移、肺轉移、骨轉移的症狀。
2、年齡 甲狀腺癌發病年齡因病理型別不同而異,乳頭狀腺癌分佈最廣,可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至百歲老人,但多見於40歲以下女性;濾泡狀癌多發生於中老年人;髓樣癌多見於30~40歲,有家族傾向性;未分化癌則常見於中年以上患者,大多在60歲以上,男性略多,惡性度高,發展迅速。
3、區域性體檢 確定腫塊大小、質地、活動度、有無壓痛、頸淋巴結是否腫大等。一般外形不規則、質地偏硬、缺乏包膜感的診斷為癌的可能性大。若質硬如骨則可能是鈣化,其良、惡性可能都有;腫塊質地中等,邊界清楚者,一般為良性腺瘤。
(二)輔助檢查
1、X線檢查正常情況下甲狀腺在X線下是不顯影的,較大的甲狀腺腫瘤可以顯示軟組織的輪廓和鈣化影。甲狀腺癌中50%~62.5%有鈣化表現,特點為腫瘤內砂粒樣鈣化。良性腫瘤常使氣管移位,一般不會引起氣管狹窄,而甲狀腺癌晚期可浸潤氣管壁,使氣管狹窄、移位反面較輕微。
2、放射性核素根據其濃聚程度可以顯示甲狀腺大小形態及甲狀腺結節的吸碘功能,並可測定吸碘率。90%的甲狀腺癌吸碘功能低於正常,良性結節往往在正常範圍內。根據甲狀腺結節吸131I或99mTc的功能一般將其分為熱、溫、涼、冷4類。
①熱結節:甲狀腺結節區131I或99mTc的濃度高於周圍正常組織,多見於功能自主性腺瘤。
②溫結節:甲狀腺結節吸取131I和99mTc後顯示的濃度與周圍正常的甲狀腺組織相似,一般多見於腺瘤。
③涼(冷)結節:結節區的吸131I和99mTc功能明顯低於周圍正常甲狀腺組織,常見於甲狀腺癌。但熱、溫結節亦有少數為癌,而甲狀腺囊腫、腺瘤等良性病變,亦有顯示冷結節者。因此甲狀腺核素掃描成像圖中熱、溫、涼、冷結節的分類僅可說明甲狀腺結節組織的攝131I或99mTc的功能狀態,與良、惡性並無絕對關係。但一般單個冷結節為惡性腫瘤可能性大,癌腫發現率約54.5%。
3、超音波檢查邊界不清,內部回聲不均勻,多呈實質性低弱回聲,後方回聲減弱,瘤體內常見鈣化強回聲光團。
4、CT檢查CT可以清楚地顯示甲狀腺腫瘤的形態、大小以及與周圍組織如喉頭、氣管、食管的解剖關係,並且可以看到癌腫的浸潤範圍,為手術方案及病情判斷提供依據。
5、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確診率高達90%左右,尤其對乳頭狀腺癌的準確率很高,但對於濾泡型甲狀腺癌有困難,其細胞償影象只診斷濾泡型腫瘤而不能判斷其良惡性。
6、實驗室檢查放射免疫法測定T3、T4、TSH有助於甲狀腺疾病的診斷,鑑別結節性質,但不是特異性的腫瘤標誌物。TSH可作為調節甲狀腺片劑量的一個依據。血清降鈣素診斷髓樣癌,若在正常最高值0.2μg/L(200pg/ml)以上則有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