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結構的急性感染,可累及子宮、輸卵管和卵巢中的任意一處或所有部位,常伴有臨近盆腔器官受累,因此,盆腔炎可導致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卵巢炎、腹膜炎、肝周圍炎或輸卵管卵巢膿腫等疾病。那麼盆腔炎都是由哪些微生物感染導致的呢?
1、淋病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是最早發現的盆腔炎病原體。宮頸發生淋病奈瑟菌感染的女性中,大約15%會發展成盆腔炎。淋病奈瑟菌所致盆腔炎的佔比差異很大,與當地人群中淋病的基礎患病率有關。淋病奈瑟菌的耐藥菌株自20世紀80年代早期以來穩步演化,現在可選的治療方式有限。在臨床上,淋球菌引起的盆腔炎往往比衣原體的盆腔炎更嚴重,因此可能更早得到診斷和治療。
2、沙眼衣原體生殖器衣原體是最常見的細菌性性傳播疾病,沙眼衣原體感染約佔盆腔炎病例的1/3。與發生生殖器淋病奈瑟菌感染的女性一樣,10%-15%的宮頸內沙眼衣原體感染會發展成盆腔炎,但是無症狀的亞臨床感染也很常見,這些亞臨床感染可能會在數年後表現為慢性盆腔痛或不孕。衣原體所致盆腔炎的病例大部分是16-24歲的女性,一項關於150000例這一年齡段女性的報告顯示,在感染風險最低的人群中生殖器衣原體感染患病率仍然有6%,佔這一樣本中所有感染的17%。許多研究表明,在年輕女性中開展衣原體篩查之後,盆腔炎的發生率有所下降。因此,美國和其他國家推薦對性活躍的青春期女孩和年輕成年女性及衣原體感染風險升高的年齡較大女性進行一年一度的篩查。
3、生殖支原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生殖支原體感染與女性患子宮頸炎和盆腔炎相關,但生殖支原體相關盆腔炎病例的佔比尚不確定,在一項對英國輕至中度盆腔炎女性的研究中,10%的女性呈生殖支原體陽性。
4、陰道內細菌寄居於女性陰道內的細菌在某些情況下(如宮頸操作後)也可能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可以僅為需氧菌或厭氧菌感染,但以需氧菌及厭氧菌的混合感染為主。常見的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大腸埃希菌等,厭氧菌有脆弱類桿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等。厭氧菌感染的特點是容易形成盆腔膿腫,70-80%的盆腔膿腫的膿液可培養出厭氧菌。
5、其他致病病原體其他可引發盆腔炎的病原體仍不清楚,但幾乎可以確定是透過性傳播的並且可能具有感染性。已在盆腔炎女性患者的輸卵管中發現了多種新的細菌,這些新發現的細菌及其他厭氧細菌在盆腔炎發病機制中的作用仍有待證明。
6、混合感染不管是由何種病原體引起,微生物學方面都應該將盆腔炎視為多種微生物的混合感染並按此處理,尤其是用於臨床治療時。過去的研究發現,由淋病奈瑟菌引發的盆腔炎病例中,有約35%的患者為多種微生物混合感染,另一項運用特別嚴格的微生物學技術的研究發現,淋病奈瑟菌引起的盆腔炎病例中超過50%的患者存在其他微生物。同時,對於某一特定的盆腔炎患者,生殖道的不同部位可以分離出不同的微生物,即上生殖道分離出的微生物可能與下生殖道分離出的不同。
最後提醒:
盆腔炎會給女性朋友身體帶來很多不適,嚴重的還會影響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甚至出導致不孕。所以,女性朋友應該做好自身防護,避免不良生活習慣,避免微生物細菌侵襲。一旦身體出現不適,要及時就醫檢查,尤其做好婦科檢查,避免盆腔炎的發生,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影響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