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的高先生,心慌一週去看病,做完心電圖醫生說是房顫,需要正規治療。入院後,經過積極治療,房顫並沒有恢復,後建議患者長期服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
高先生出院後,漸漸的心慌症狀逐漸消失了,於是覺得每天吃抗凝藥也沒啥用,醫生還說有出血的風險,於是自行把抗凝藥停掉了。
結果沒過多久,高先生突發失語偏癱,送到醫院確診為腦梗死。
房顫是什麼心臟病?
房顫有什麼危害?
房顫為什麼要抗凝治療?
高先生腦梗死和房顫有什麼關係?
這些問題肯定是大家最為關心的,我們今天就科普一下心臟房顫和腦中風,並且介紹一下最新的房顫用藥研究結論,
一、房顫是什麼心臟病?
高先生心慌,到醫院做心電圖發現是房顫。房顫是一種心臟跳動跳亂的心臟病,我們正常的心臟是咚噠咚噠這樣規律的跳動,司令部在竇房結,所以正常心臟跳動叫竇性心律,跳動的也是很有規律的。當司令部被人霸佔後,心臟的跳動就不由竇房結髮出,而是別的,都叫非竇性心律,都是不正常的,這叫心律失常。
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就是房顫,發生房顫的時候,心跳沒有任何規律,所以最初發生房顫的人,就可能會表現為心慌,心悸等等 症狀。還有患者會出現乏力、多尿甚至心絞痛等等表現。
二、房顫有什麼危害?
房顫的診斷很簡單,做完心電圖就能確診。就像高先生做完心電圖馬上就確診房顫,房顫的危害不僅僅是導致患者心慌,更大的危害是房顫會形成血栓。
正常心臟跳動,我們的血液會完全形成流動,但房顫發生後,有部分血液不能形成有效迴圈,會停留在心臟,血液不流動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後,就可能從心臟掉下來,隨著血管流動,跑到腦血管,堵塞腦血管,就會發生腦梗死。這是房顫最大的危害,據統計,有20%的腦梗死都是和房顫有關係。
房顫不但會導致腦梗死,還會引起別的血栓疾病,還會影響心臟的功能,導致心衰。
三、房顫為什麼要抗凝治療?
我們上面說了,房顫最大的危害就是血栓,血栓的最大結果就是腦梗死,所以,為了預防房顫導致的腦梗死,就應該預防血栓,為了預防血栓,就應該抗凝治療。
正規的房顫抗凝治療,並不是大家想象的吃阿司匹林,正規的房顫抗凝需要服用華法林、達比加群、利伐沙班等等這些藥物的一種。才能起到抗凝的效果,才能起到預防血栓,預防腦梗死的效果。
四、高先生腦梗死和房顫有什麼關係?
高先生房顫,沒過多久,心慌消失了,那是因為大部分房顫患者,逐漸會適應房顫心跳,所以漸漸的心慌症狀就會消失。但心慌消失了,不代表房顫好了,房顫還是存在的,抗凝的目的不是消除心慌的症狀,而是預防血栓。
所以即使沒有心慌,房顫該抗凝還得抗凝。
正因為高先生錯誤的認為自己沒有不舒服了,認為吃了抗凝藥也沒啥用處,所以停了抗凝藥,停藥後,就會增加血栓風險,果不其然,血栓形成,發生腦梗死。
五、最新研究:房顫不能隨便停藥
Heart雜誌的研究表明,12萬患者參加研究,中斷抗凝藥物治療的患者,腦梗死風險會增加一倍左右。如果服用華法林抗凝,停藥後,腦梗死風險增加1.8-2.4倍;新型抗凝藥達比加群或利伐沙班停藥後,腦梗死風險增加2.4-3.6倍。
所以,只要是確診的房顫患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藥,如果要停藥一定得到醫生的指導,不能隨便停藥,以免增加腦梗死風險。
高先生偏癱失語,發生中風,就是隨便停藥,隨便停藥就是對房顫認識不夠,就是沒有把醫生的話和建議當回事。
當然如果他或家人偶爾看看心血管醫生的科普,也不會輕易停藥,也不會發生中風......
#科普健康排位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