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白巖松的一句話,“健康是一種責任。有一種幸福叫家裡沒有病人。”
如果爺爺奶奶懂得養生,爸爸媽媽不會耗盡家財去給他們治病;如果爸爸媽媽懂得養生,我們就不用擔心父母的醫療;如果我們懂得養生,我們就不用給孩子增添負擔。有一種幸福,叫家裡沒有病人。養生,只是一種規劃,一種提前的準備。因為現在不養生,將來會養醫生,也會給最愛的人增加負擔。健康是一種責任,留愛,別留健康欠下的債。
時間一直向前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或許癌症只是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不要讓癌症成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在臨床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患者,小手指長了一個小結節,就擔心是不是癌症復發轉移了?也有一些患者不敢去複查,認為一旦去複查,就擔心會查出問題。還有一些患者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不想見人,總是在心裡默唸自己是癌症患者,不是正常人。
當罹患癌症之後,患者就容易多想,比如明天我會怎麼樣?癌症會復發轉移嗎?癌症能治好嗎?癌症患者之所以有這麼多恐懼,都是因為不確定感造成的,而這些也是困擾癌症患者的主要問題。
很多晚期的癌症患者到最後會沒有價值感,覺得自己是別人的拖累。但是想想我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從出生那天起就開始問人生的意義。其實人生本來沒有意義,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比如做一個好醫生,做一個好母親,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可以被賦予不同的意義,需要你自己來定義。
有些人會後悔過去,如果不吸菸就不會得肺癌,如果不吃垃圾食品就不會生病,與其糾結這麼多,不如活在當下,從現在做起。人生是一個過程,雖然結果都是一樣的,而過程卻是由每一個當下組成的,沒有今天,就不會成就未來。
所以,對於癌症患者的養生調理,我認為無論是藥補,還是食補,都不如心補。一定要學會活在當下,樂在其中。要記住,健康是一種責任,癌症只是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不要讓癌症成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什麼是調心法,是不是意味著調節心情?其實,“調心”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
首先要調整我們的情緒。心情愉悅,氣血就會流通,在氣血通暢的情況下,細胞才能正常生長,有效控制癌症,避免癌症的復發轉移。
1、心主神明
一方面,心是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主宰,如果思想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心的功能,導致氣血逆亂。另一方面,心是五臟六腑之大主,具有高階免疫監控能力,能夠隨時發現人體的問題,及時發現人體突變的細胞,及時消滅這些突變細胞,避免癌症的發生。
腫瘤往往與氣血不通相關,如果心臟功能增強了,就可以避免體內出現氣滯血瘀的環境,避免癌症的發生。
2、心溫陽氣
五行中講“心為火髒”,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地方,所以在腫瘤康復階段,調心非常重要。
給大家推薦一款益氣養血、調心安神,可常食的美食——丹參雞。
【材料】丹參20克、赤芍12克,當歸10克,川芎6克、生地12克、甘草3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枳殼3克、桂枝3克、紅棗5個、枸杞10克。
【做法】藥材先浸泡後,煮開5分鐘,將湯汁倒入另一鍋中,繼續加熱沸騰後,加入雞肉,悶煮至雞肉熟透,加入適量米酒、鹽,沸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