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四花穴法

主治:男婦五勞七傷,氣虛血弱,骨蒸潮熱,咳嗽痰喘,消瘦痼疾。

取穴:膈俞、膽俞,名四花。《難經》雲:血會膈俞,血病治此。膽乃肝之腑,肝主藏血,取其腑俞,二穴皆屬足太陽膀胱經,各灸七壯,累積百壯,以隔姜灸法較好,免生灸瘡。

(二)膏肓穴法

主治:陽氣虧弱,諸風痼冷,夢中失精,上氣咳逆,呃逆膈噎,精神恍惚。

取穴:令患者就床平坐,屈膝齊胸,頭俯,以兩手圍其足膝,使兩側胛骨相離兩旁,勿令動搖,穴在肩胛內緣之下,按之引胸中痛。灸七壯,累積至百壯,灸後加灸氣海或足三里,引火下行。

(三)勞傷穴法

主治:久勞,手足心熱,盜汗,精神困頓,骨節寒痛。初發咳嗽吐血,肌瘦面黃,食減少力。

取穴:心俞,灸隨年壯,多加一壯,日灸七壯,如年齡30歲,灸三十一壯。

(四)勞瘵穴法

主治:勞瘵日久不愈,互相傳染,因有勞蟲。四花、膏肓、肺俞亦能祛蟲。

取穴:腰眼,伏面而臥,腰間兩旁,若正身直立時,有微陷處,用墨點記,以小艾炷灸七壯,或九壯,或十一壯,多寡量人而取。灸後吐瀉,有蟲夾其間,宜燒燬深掘土而埋之。

(五)痞塊穴法

主治:腹中痞塊,消痞化堅。

取穴:在第十二胸椎下,兩旁各開三寸五分。塊在左灸左,在右灸右,俱有俱灸,七壯。

按:此處相當胃倉穴,主腹虛脹,水腫,食飲不下等。《針灸大成》雲:在十三椎下,去脊三寸半處,乃是肓門,主心下痛,大便堅等,則誤。用上法加灸內庭穴,主腹脹滿等。灸五至七壯,左患灸右,右患灸左,灸後覺腹中響動是驗。

(六)精宮穴法

主治:專治夜夢遺精,

取穴:在第二腰椎下,去脊兩旁各三寸,灸七壯。按:此穴即是太陽膀胱經志室穴,主夢中失精、淋瀝、腰脊痛等。

(七)腫滿穴法

主治:腹滿身腫。

取穴:上穴,將兩手拇指相併固定,相當於少商穴後與拇指關節部之同處。下穴,在兩足第二趾趾尖部向後一寸五分,各灸三至七壯。

(八)反胃穴法

主治:反胃吐酸。

取穴:上穴,在兩乳頭直下一寸處。下穴,在內踝尖下用手三指稍斜向前排之處,各灸三至七壯。

(九)疝氣穴法

主治:卒患小腸疝氣,感受冷邪,腹連臍結痛,遺溺。

取穴:大敦,另外一穴在趾關節後三毛叢中,各灸三壯。

又方:三陰交,在內踝骨上三寸,灸三壯。

又方:以患者口唇兩角為寸,放三倍長,折成等邊三角形,上角安臍中,下兩角是穴,左灸右,右灸左,炷棗核大隔姜灸,四十壯,分五次灸。

(十)諸痔穴法

主治:腸風諸痔,或年深久痔。

取穴:其穴在第二腰脊下,兩旁各去脊一寸處,灸七壯。

“鎮靜六穴”是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高立山老師多年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一組具有鎮靜安神作用的處方。它由足三里、神門、迎香和耳穴的心、肺、神門六個穴位組成,透過和胃、養心、清肺而達到鎮靜安神的臨床效果。這組穴在臨床上有其獨特的效用,茲就個人體會介紹如下:

(一)治療痛證

“鎮靜六穴”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尤其是對頭面部的疼痛效果更佳。如西醫所謂的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以及神經衰弱性頭痛,用“鎮靜六穴”治療均可獲得較好療效。曾治陶某,男,34歲,患左側三叉神經痛一個半月,經北京各大醫院治療無效。來診時因劇烈疼痛已一週不能吃飯、飲水,不敢說話、洗臉,服大量卡馬西平亦不能止痛,疼痛部位以左鼻翼處最明顯,觸痛明顯,舌淡、苔薄、黃,脈沉細數。辨證為陽明有熱,治以“鎮靜六穴”,留針30分鐘後疼痛即明顯減輕。當時可以大聲說話,可以飲水。至第二診時已能進食,洗臉漱口均不痛,至第四診疼痛即基本消失,共治療7次不疼而愈。

(二)治療風證

風性主動,這裡所指的風證多是指中醫辨證為心脾兩虛或血虛或陽亢或內熱而引起的內風。它包括西醫的面肌痙攣、錐體外系症狀,舞蹈病和小兒多動症。曾用“鎮靜六穴”治癒一例面肌痙攣17年的病人。患者女性,44歲,17年前因受風寒後出現右面癱,用針刺治療2月餘,面癱基本恢復時出現右側面肌痙攣。因其居住鄉村治療不及時一直延續至今。來診時右側面肌抽搐明顯,尤以下眼瞼及右口角最重,精力集中時抽搐加重伴心煩易怒,脾氣急躁。舌質偏紅、苔薄、黃,脈弦數。證屬肝陽化風。治以“鎮靜六穴”加太沖。本例病人共治療12次(一個療程)諸症消失。

(三)治療神志病

本組穴有鎮靜安神作用,故可用來治療神志病。中醫神志病的病因有脾胃聚溼成痰,痰阻心竅或情志刺激、肝鬱不舒或內傷心脾,心神失養或心火獨熾、神志不寧或飲食不節、脾胃不和。這些病因均可導致中醫的神志病。就其臨床表現相當於西醫的神經官能症,神經衰弱以及抑鬱症和焦慮症。這些症狀都與心主神明有關。心喜靜,靜則心神內守而神藏,故可用“鎮靜六穴”來鎮靜安神。曾治呂某,一月前因生氣後胸悶不舒,寡言少語,有時出現身體不自主運動,夜寐差,惡夢紛紜,納呆,乏力,精神萎靡不振,頭暈,時嘔惡。舌淡、苔白微膩,脈滑。證屬痰濁中阻。針“鎮靜六穴”加豐隆。經治四次配服逍遙丸一月而愈。

(四)治療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覺心動異常,心慌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類疾病,相當於西醫的功能性心律失常。曾治療一例,楊某,男,28歲,因勞傷心脾又居住潮溼而出現心悸(功能性室性早搏)經治療2個月,服西藥無效,而用“鎮靜六穴”治療7次,基本控制臨床症狀。

各種補益藥的特點

(—)補氣藥——氣虛1.補氣藥中以補脾之氣最多,其中以人參最佳,用其補氣之力最強,性又平和,不涼不溫,寒熱證皆宜。2.高麗參補力較強,但性偏溫燥,熱證及胃陰虛者不宜。3.黨參亦補中氣,惟補氣能力不及人參,又有燥性,但價格便宜。4.黃芪炙用補中氣、元氣,性偏溫,生用能固衛氣以實表,走而不守,與人參之性微寒,守而不走者有別。5.白朮補脾氣而善止瀉。6.山藥、白扁豆平補脾胃之氣。7.甘草、大棗調和中氣。8.飴糖建中氣。9.南沙參宣肺氣。10.北沙參補脾氣。11.龍眼肉補心脾。12.人參大補元氣,補氣力最強,故能治氣虛欲脫之症。13.白扁豆補性平平,適用於病後初進補藥。14.飴糖補氣之力更弱,只用於和胃氣。(二)補血藥——血虛

1.補血活血:當歸、丹參、雞血藤。2.當歸乃血家要藥,也是血中氣藥,補血之力大於活血,且性溫,宜血分偏寒者。3.丹參則祛瘀勝於補血,性寒宜血分偏溫者。4.雞血藤能活血通絡,直達經絡,補經絡中之血不足。5.養血滋陰:阿膠及白芍。6.阿膠養血滋陰,且能調肺止血。7.白芍則養血又有斂陰,性偏寒,而適用於血虛有熱。(三)養陰藥

1.主要補腎陰的有熟地、何首烏、枸杞子、女貞子、玄參。2.熟地大補腎陰,補力大但滋膩性重。3.何首烏功用與熟地略同,但溫而不燥,補而不膩為其優點。4.女貞子補力較小。5.枸杞子補陰之力較女貞子大,且能涵陰涵木。6.玄參主要作用為滋陰降火。7.杜仲、牛膝、菟絲子補肝腎強筋骨,杜仲常與牛膝同用,牛膝性趨下,引藥下行,在腰膝痠痛,下肢痿軟時常用。8.補腎陰偏於固澀作用的藥物有山茱萸、黃精、覆盆子,9.石斛、麥冬、天冬、生地黃,均能養陰、生津、清熱。10.石斛養胃陰,生津力大。11.天冬養肺陰而清熱。12.麥冬養肺、胃陰,生津力比天冬大,但清熱力不如天冬。13.生地黃滋陰涼血而退虛熱。14.鱉甲、龜板均為滋陰潛陽,二者養陰之力龜板大而鱉甲次之。15.鱉甲能養陰清熱且能軟堅。16.龜板主要為滋陰。17.平素養陰之品白木耳、燕窩、冬蟲夏草、蛤蟆,既可作為藥用,也可作為食品。

四總穴簡介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這是一首言簡意深,好讀易記,燴炙人口的針灸歌訣,為針灸醫生所熟悉,明代《針灸聚英》和《針灸大成》都把它收入書中。我從臨床實踐中體會到,四穴的主治各有其特點,今簡介如下。

四總穴及其主治

足三里,能升補脾氣和降胃氣。

特點為:

1.主治肚腹疾患——如胃痛、吐瀉、納少。

2.是強壯穴——要多用灸法。

3.可治膝關節痛。

委中:能清血分熱,通膀胱經氣。

特點為:

1.主治腰背部疾患——如背痛、腰痛。

2.對於外感實證之腰背痛,效果較好,對虛證要配合其他強壯穴位。

3.一般不灸,有時放血,或出血後拔火罐。

列缺:能清調肺氣,疏散表邪。

特點為:

1.主治頭項疾患——如偏頭痛、落枕。

2.治任脈病。

3.治婦科月經病。對肺經實證、虛證俱可應用。

合谷:能清瀉大腸,宣散表邪。

特點為:

1.主治面口疾患——如牙痛、口眼歪斜。

2.可治腹痛因大腸病變者。

3.有退燒,止痛作用。

四總穴的一般配伍

(一)足三里

1.胃痛——加中脘:中脘是胃的募穴,兩穴相配,能和胃止痛。

2.腹脹——加天樞:天樞是大腸募穴。若腑氣滯緩而致腹脹,則足三里配天樞有調整胃腸、增強蠕動的功能,但應區別腹脹的虛實而運用補瀉手法。

3.腹痛——加氣海:氣海穴與“氣”有關,凡因寒、因熱、因虛、因實氣滯而腹痛者,均可使用。虛寒者可加灸。

足三里主治證候及配伍效穴頗多,不便一一介紹。

(二)委中

1.背痛——加大椎、肝俞:大椎是諸陽經與督脈的交會。外感風寒、膀胱經氣失暢,以致背痛掣及兩脅、咳嗽等症,可以配用。

2.腰痛——加腎俞、大腸俞:對一般腰痛、脊椎兩側疼痛,效果較好;若屬虛寒疼痛,可灸腰部穴,若屬扭傷急性腰痛,可於委中穴放血。

3.吐瀉——加曲澤:兩穴俱放血,有清暑熱、止吐瀉作用。

(三)列缺

1.偏頭痛——加太陽、率谷:少陽頭痛,肺熱面頰痛,外感風寒頭痛都可配用。

2.前額痛——加上星、攢竹、頭維。鼻塞不暢、前額疼痛,伴有胃病者效果較好。

3.失音——加廉泉、照海。外感或內傷,聲音嘶啞,咽喉疼痛,效果較好。筆者曾治過聲帶麻痺之失音,但對聲帶息肉的效果不好。

(四)合谷

1.目赤——加攢竹、絲竹空。對目赤腫痛如天行赤眼應用攢竹放血,效果甚佳。

2.牙痛——加下關、頰車、承漿。清瀉陽明,通理大腸,下牙痛效果較好。

3.頭痛——加風池、太陽。外感頭痛效果好。

針刺治療面板病經驗

1 散法散即散風止癢。

許多面板病都有刺癢之症。中醫認為風盛則癢,無風不作癢。風為百病之長,風性燥烈,善行而數變。風氣阻於面板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洩,氣血執行失常,肌膚失於濡養而發生風團、丘疹、疣目、乾燥病變,泛發全身,遊走不定,瘙癢無度,多為乾性。如西醫所謂之蕁麻疹、多形性紅斑、玫瑰糠疹、藥物性皮炎、單純性皰疹、老年性瘙癢症、凍瘡等。其癢多因有外風侵襲肌膚,有的有汗後受風病史,症見突然發癢,癢無休止,抓之稍輕,脈浮苔白;有的因血虛、陰虛生風,素有心慌、頭暈、健忘、失眠、失血病史,症見逐漸發癢,時輕時重,抓之不輕,脈細數,舌質紅。

取穴:外風侵襲穴用大椎、風池、曲池、合谷、風市;血虛、陰虛穴用大椎、風池、內關、列缺、血海、太

溪。

刺法:大椎穴用2.0寸毫針先垂直刺入面板0.1寸,然後按倒針柄與面板成15~20°角向下透刺使麻脹感傳至身柱穴,再行捻轉瀉法以加強針感,持針2分鐘後出針。餘穴常規操作,

外風侵襲用瀉法,血虛陰虛者平補平瀉。例如,癮疹(相當於西醫蕁麻疹)的特徵是瘙癢性風團突然發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跡。其原因總由稟性不耐,外感風邪,胃腸積熱留於肌膚,鬱在血分引起的。治療時,一般風疹用大椎、風池以散風,間使、委中以清血;胃腸型風疹有腹痛腹瀉時以胃十針(即雙側內關、天樞、足三里、上脘、中脘、下脘、氣海,共10穴)來調整腸胃,曲池、血海、十宣以散風清熱調血。

2 清法清即清熱止痛,清熱解毒。

一些面板病常有灼熱、作痛、糜爛、膿皰,伴有身熱、口渴、便秘、尿赤、苔黃、脈數等。中醫認為熱甚則痛,熱勝肉腐,

火性炎上,熱邪蘊鬱肌膚不得外洩,燻蒸為患而變生諸症。如中醫蛇串瘡、熱瘡、膿皰瘡,西醫之毛囊炎、癤、膿皰瘡、丹毒、皰疹樣膿皰病等。

取穴:大椎、大陵、十宣、靈臺、豐隆、委中。刺法:諸穴以瀉法為主。大椎、靈臺、委中用三稜針點刺2~3下,然後用大號玻璃火罐拔罐放血,每穴出血3~5ml。十宣點刺出血,每穴1~2ml。

例如,蛇串瘡是一種在面板上出現成簇水泡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面板病。因其面板上有紅斑,水泡累累如串珠,每多纏腰而發又名纏腰火丹。也有發生在胸脅、面部的,往往發生於身體一側。其特點是常突然發生,集簇性水泡排列成帶,沿一側周圍神經分佈區出現,伴有刺痛和核腫大。中醫認為本病多由外感風熱肝膽火盛、溼熱內停浸淫於外所致。治療時,靈臺刺絡拔罐以止痛,間使用瀉法以安神,龍眼穴(屈指,小指近掌指關節外側橫紋赤白肉際處)放血以洩熱。

3 利法利即利溼消腫。

《諸病源候論·溼瘡候》說:“膚腠虛,風溼搏於血氣生瘡,若風氣少溼氣多,其瘡痛癢,搔之汁出。”溼邪侵入肌膚鬱結不散,與氣血相搏,可發生皮疹、瘙癢、滲液等,亦常見浮腫之症。因溼性粘膩,病位趨於下,故溼邪為病,其皮損為水皰或為多形性,成面板糜爛,常患於下部,或浸淫四竄,滋水淋漓,遷延日久,纏綿難愈,

如溼瘡。西醫如急性溼疹,皰疹樣皮炎,天皰瘡等。取穴:因溼而腫穴用大椎、風池(取風能勝溼之意),疹在上肢,再用曲池、外關、列缺、八邪;疹在下肢,用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八風。涉及內臟時可用肝俞、脾俞、腎俞、膻中、中脘、氣海。

刺法:大椎穴用2.0寸毫針先垂直刺入面板0.1寸,然後按倒針柄向下透刺使針感下傳,再提針至皮下,更換針尖方向,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使針感向周圍擴散效果較佳。餘穴皆常規操作,平補平瀉。例如,溼瘡是指皮損多種,形態各異,總有瘙癢、糜爛流滋結痂症候的面板疾患,具有多形性損害、對稱分佈、自覺瘙癢、反覆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等特點,多見於軀幹的各個部位。浸淫遍體、滋水極多者,稱“浸淫瘡”;以丘疹為主的又稱“血風瘡”或“粟瘡”。多因脾虛溼盛或感風溼熱邪以致溼熱流於肌膚而成。治療時,上肢疹多用曲池、外關、八邪,下肢疹多用足三里、三陰交、八風,可散風祛溼通絡,還可用胃十針和胃健脾、祛溼消疹。

4 調法調即調養氣血。

面板病日久天長耗散人體氣血,肌膚失養,面板變色,失去光澤。治當調養氣血,以改善全身及病灶部位血液迴圈。

穴用合谷、太沖調氣血,足三里、三陰交養氣血,氣海、血海補氣血。患病區域性或圍刺或點刺出血,或叩打梅

花針。

5 結論散、清、利、調四法是高老師針對面板病的主要病因而總結出的四種基本治法。

面板病的病因以外邪為主,實證多見,病因不同,症狀各異,各種治法亦有所側重。散法主要針對風邪為病,症狀以癢為主,手法上多用淺刺、中等刺激量;清法主要針對火熱毒邪,症狀以痛為主,多用放血療法,刺激量較大;利法主要針對溼邪為病,症狀以流滋、水腫為主,攻補兼施,以平補平瀉多用;調法則多用於病程日久,面板病後期,刺激量較小。在取穴方面高老師又慣用大椎、風池疏通陽氣,調理氣血。因風為百病之長,陽氣鬱則氣血執行不暢,大椎為六陽經氣所會之處,風池位於上,善祛風,二穴合用,手法不同或清或散或利,目的療效亦有所異。散、清、利、調四法雖各有側重,臨床上亦每每相互結合應用。因面板病發病過程中往往不是單一原因所引起,常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病因共同作用,有的純為實證,有的純為虛證,多數虛實夾雜,治療時應審證求因,病證結合,辨證施治,才能取得較好療效. 

4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從傳統文化說到中醫中藥的改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