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常常飲食不規律、抽菸喝酒、熬夜等,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有腸胃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30~50歲的人群胃病發病率高達70%。

胃提前衰老,除了導致各種胃病之外,還會因為營養吸收不足而影響其它器官,讓身體也提前衰老!

“胃氣”就是“生氣”

大家都知道,再重的病,只要能吃飯,就不會加重;再輕的病,如不能吃飯了,那也會嚴重!所以中醫常說:“存得一分胃氣,保得一份生命”。

《景嶽全書》中也記載:“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王,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

所以說,脾胃好,臟腑便可得到滋養,你的身體就會硬朗;脾胃不好,小病小災的也就不離身了。

養胃不對,努力白費

很多人養胃時就關注兩個字“暖”和“軟”,認為有胃病就該吃溫暖的、易於消化的食物。

可是,有人胃痛,吃了熱食後反而更嚴重了,這是為什麼?其實,這就是您沒有分清寒熱!

案例

蔣阿姨患慢性胃病已經6年了,不僅口氣重,還經常脹滿、呃逆、燒心、便溏,非常痛苦,偶然間聽說每天早起喝一碗熱薑湯,暖胃又養胃。

沒想到,蔣阿姨就喝了一個多星期,就感覺身體越來越不舒服,一吃東西就難受,趕緊去就醫。結果醫生說:薑湯雖然可以暖胃,可是蔣阿姨的病證屬於胃熱,喝再多的薑湯只會越來越傷身。

所以說暖胃不一定就養胃,胃病的反覆發作和遷延不愈,大多和沒有區分寒熱、對症調養有關。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胃氣一敗,百藥難施”,不僅營養跟不上,藥效也吸收不了,最終就可能讓疾病纏身、壽命縮短!

胃寒、胃熱,你是哪一種?

01

胃寒:功能差、易生病

胃寒是指長期有陰寒凝滯胃腑,造成胃脘冷痛、腹瀉、胃口差、消化不良、反胃、嘔吐等症狀。寒氣會不斷損傷胃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容易導致胃病頻發。

雖然胃寒體質的人誘發癌變的機率較低,但對生活質量影響較大,特別是老年人胃寒,可能因此造成營養不良、體弱多病。

胃寒分為實證和虛證:

胃虛寒,又叫胃陽虛,屬於脾胃陽氣不足導致的寒症,根源通常在於氣虛、血瘀。長期患有心臟疾病、缺乏運動、貧血、營養不良的人容易有胃虛寒,疼痛來勢較緩,隱痛持續。

症狀:腹部冷痛綿綿、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吃飯不香、食後腹脹、四肢發冷、大便清稀、進食生冷症狀加重等。

特點:病程長、病勢較緩。治療以溫中健脾散寒為主,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附子理中丸。

胃實寒,多是外界形成的寒邪、溼邪傷胃,比如畏寒怕冷、免疫力差的人,遇到冷風冷雨、氣溫驟降,就容易胃寒發作,疼痛來勢兇猛,疼痛劇烈

症狀:上腹部發涼、冷痛脹滿甚至劇痛、遇寒加重、得溫則緩解。

特點:發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治療應以溫胃散寒止痛為主,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厚朴溫中湯。

【建議】喝熱水、吃熱食,可透過合理的室外運動來增強胃動力。

02

胃熱:多炎症、易癌變

胃熱指的是胃火熾盛,分為熱鬱胃中、火邪上炎和火熱下迫等情況。胃火既可能形成於胃內,也有可能來自心、肝、肺等。

胃熱是炎症的催化劑,急性酒精性胃炎、出血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習慣性便秘等患者多有胃熱。長期胃熱不消、炎症頻發,對胃黏膜損害很大,有機率誘發粘膜上皮細胞癌變。

胃熱也有虛火和實火之分:

胃虛火,也叫胃陰虛,多是積勞成疾、久病不愈、津液匱乏導致的。主要症狀就是口渴,還總感覺餓、吃不飽,但想吃又吃不下,有時伴有輕微咳嗽、虛汗多、便秘、腹脹等症狀。

胃實火,即胃火過旺,多是由於不良飲食習慣、天氣乾燥、身體缺水引起的。常常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臭、舌苔黃膩、牙疼、牙齦腫、口腔潰瘍、大便乾硬、尿黃。

03

自查胃熱胃寒

胃寒者喜歡熱飲、熱食,胃熱者喜歡冷飲、冷食;胃寒者舌苔白滑,邊有齒痕;胃熱者舌紅苔黃或舌紅少苔;胃寒者口中無明顯氣味,胃熱者容易有口臭口乾;胃寒者胃痛時多伴有胃部寒涼感,易腹痛、腹瀉;胃熱者經常胃隱痛、脹氣或便秘。養胃要對症,日常養護用3招

想要保護胃健康,就得學會養胃,而養胃更要對症,胃寒胃熱分別有不同的養護方法。

01

胃寒:補虛、散寒

針對胃虛寒,需要補陽氣,可以在做菜時多加一些生薑,陽虛較重的可以飲用姜米茶。

【姜米茶】

【做法】

生薑與大米,1:2比例。生薑切絲,先炒制2分鐘去水。再加入大米翻炒約20分鐘,至焦黃色即可。每次取50克成品,加水500毫升,煮10分鐘左右即可。

【提示】

適合老年人以及胃寒的人,飲用前可諮詢醫師。

針對胃實寒,可以使用乾薑,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比生薑更強。

乾薑可以自制,將新鮮生薑洗淨切片後,曬乾或微火烘乾,也可以到藥店購買,以色白、粉質多、味辣者為佳。

02

胃熱:清熱、滋潤

針對胃實火,需要清熱祛火,適合用蒲公英泡水喝。胃火比較重的人可以用清降理氣茶,具有清熱解毒、升清化濁、行氣和胃、芳香化溼的功效。

【清降理氣茶】

【材料】

蒲公英10克、羅勒(九層塔)6克、荷葉6克、八月札15克。

【做法】

單煎八月札15克,20分鐘後取汁500毫升,沖泡另外三味藥後即可飲用。

【提示】

脾胃虛寒人群、孕婦禁用,入夜後不宜飲用,飲用前可諮詢醫師。

針對胃虛火,則需要滋潤補津,適合吃山藥。已經有胃炎的人,可以吃潤降養陰羹,具有潤肺健脾、滋陰養胃、清熱生津、補腎的功效。

【潤降養陰羹】

【材料】

百合20克、山藥15克、黃精15克、蘆根20克。

【做法】

蘆根水煎20分鐘後取汁500毫升,放入其餘三味藥,水沸後小火熬製40分鐘。血糖正常的人可加入適量藕粉和冰糖調味,建議早餐食用。

【提示】

脾胃虛寒,有畏寒肢冷者、大便溏洩的人慎用,食用前可諮詢醫師。

03

胃粘膜的“創可貼”

胃黏膜是胃部的第一道防線,但胃寒胃熱都容易對它造成損傷。中醫裡,白芨被視為“創可貼”,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作用,塗抹後會迅速成膜,能幫助保護和修復胃粘膜。

【自制配方奶】

【材料】

白芨30克、黃芪30克。

【做法】

加水煎煮40分鐘即可,每天喝200毫升代茶飲。

【提示】

能固護胃氣,有助於修復胃粘膜,提升免疫力,減少藥物對胃部的損傷。飲用前可諮詢醫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和病情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脾胃虛寒的人,宜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胃熱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茅根、馬蹄、蜂蜜等甘寒生津之品。

只有先搞清楚自己是胃寒還是胃熱,才能做到對症養胃,科學養胃。

好腸胃,還得靠吃

眾所周知,吃暖、吃軟的養胃法並非適合所有的胃病患者。熟悉中醫的朋友也知道,治療胃病萬萬不可千人一方。

所以說,這裡說的吃,不是強調要“吃什麼”,而是告訴大家要“怎麼吃”!

01

早餐的原則

①每天規律吃早餐。

②吃熱的食物才能保護“胃氣”。

④不宜過多食用肉類或太油膩的食物,以免給胃腸增加負擔。

02

午餐的原則

①選用無刺激性、含低纖維質、易於消化且具有足夠營養的飲食。

②進餐時要放鬆,保持心情愉快。

④烹調方法以蒸、煮、燉為主,比較容易消化。

⑤儘可能廣泛地選擇各種食物,以獲得各類營養素。

03

晚餐的原則

①飯前半小時先喝60~100毫升溫開水,有助於消化,胃酸多的人可以稀釋胃酸,胃酸少的人能刺激分泌增加。

②細嚼慢嚥,刺激唾液腺分泌大量唾液,將食物進行初步消化。

④心情愉悅。不良的情緒、心理因素會影響胃液的正常分泌。

⑤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注意力不集中會導致胃部的血液供應不足,從而影響消化功能。

7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醫學診斷小靈通——聽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