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世紀中期康復的理念提出之後,經歷了漫長的發展,人們對康復的認識也逐漸深化。由單一的運動逐漸豐富到營養攝入、心理干預等生活方式的全面改善。心肺康復作為繼神經康復及骨科康復的後起之秀,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那麼我們是怎麼樣逐漸認識到康復與預防對人們改善疾病狀態、提高生活品質尤其是提高遠期生命品質的巨大作用呢?
這就得從我們呼吸科的呼吸慢性病管理說起。我們的很多慢性肺病病人,比如說慢阻肺(就是人們常說的老慢支)、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咳嗽和肺纖維化的病人,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定期隨診醫生,配合常規診療計劃,堅持服用一段時間的中藥才能使病情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處於穩定狀態,儘量地降低疾病狀態對生活的影響。可是三甲醫院人滿為患,掛號難的問題使很多慢病患者望而卻步,病情急性加重才迫不得已來看醫生。這對病情的康復很不利。
我們想了一個法子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慢性肺疾病管理計劃。意思就是這些需要定期看門診的患者都建立自己的診療檔案,享受特地為他們開設的慢病門診,提前預約掛號,按照約定時間就診,免去掛號之苦,減少等待時間。在近3年的時間裡,我們看到了非常好的成效,也積累了一大批依從性非常好的患者,大家漸漸都處的像朋友一樣。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出現了。很多長期堅持吃中藥的病人很無奈的問大夫:大夫啊,我這個中藥吃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也不敢隨便停。面對病人的強烈訴求,面對醫療負擔的困境,我們怎麼化解呢?
觀念的轉變成為一切的契機。中醫學本來就是預防思想指導醫學實踐的典範。當我們從這個角度出發,就發現慢性肺病管理計劃只是第一步,我們很大程度上避免或者減少了疾病的急性加重,就減少了因急性加重而造成的死亡。
那第二步呢?就是我們將預防再提前一步。
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病情穩定,我們還想讓大家變得更好一點,再好一點,最理想的健康狀態就是咱們大家雖然可能有疾病的診斷,但是這個疾病很少或者基本不影響大家的正常生活,比如說逛街、買菜、追趕公交汽車、走親訪友、旅遊等。那麼,怎麼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而這些轉變當中,絕大多數都是不良生活方式,比如說少運動、以車代步,多油脂、少蔬果,熬夜刷朋友圈等等。隨著不良生活方式的累積,許多慢性病就出現了,就像人們熟知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代謝綜合徵等等。這些病人的突出表現就是運動耐力下降,心肺功能儲備降低,再嚴重下去就會出現步行距離越來越短,爬樓梯困難,直至無法出門甚至臥床不起。這些都是心肺功能變差的結果。而心肺一體化的認識也是得益於傳統醫學的整體思維,相較於經歷十多年發展才認識到心臟康復與肺臟康復不可分割的傳統西方康復學來講,我們在認識上就更進一步了。
當清楚地認識到心肺病人的未來,那麼,解決方式就非常明了了
那就是迴歸健康的生活方式,重新找回人體本身應具有的各種運動能力,讓我們自己的身體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就是以提高心肺功能為目的的全面的、綜合的康復計劃。
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和深入的思考,我們將心肺康復計劃加以發展與創新,以傳統醫學的“治未病”思想為指導,在患者管理、小組式團隊訓練、現代體育醫學與傳統功法相結合、運動營養等方面下大工夫,使之更適合當代人的生活節奏與特點,期望在為期3-6個月的時間裡改善心肺症狀、提高心肺功能,更重要的是重建良好的個體化的可持續的健康生活狀態,以真正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在這個計劃中,我們強調有效的溝通教育,希望大家將維持健康靠大夫靠吃藥的觀念轉變過來,認識到吃藥對於慢性肺病以及大多數慢性病來講是輔助作用,在醫生的建議下儘量少吃藥,更多地依賴自我良好生活方式的調節來獲得品質更好的生命體驗。
其次,強調對傳統功法的練習與運動生活化。傳統功法及各種武術起源於生活,帶有濃重的生活色彩,每一招每一式都滲透著勞動者的總結與昇華。按照現代體育醫學的講法就是注重功能鍛鍊。功能鍛鍊是一種高階練習。傳統功法很少會單純地針對某一塊肌肉某個部位進行練習,而是更強調全身的協調以完成一個較為複雜的任務。這樣就可以在基礎力量練習的基礎上有機有效有趣地將平衡性、靈活性、柔韌性及神經反應能力練習融合在一起,針對老年人著重練習防跌跤等實用的生活技能,真正從活生生的人的認識角度出發,使大家真正從鍛鍊課程中受益。
最後,我們強調鍛鍊一定要配合營養。運動營養學是為了使運動效果最大化,運動營養學的基本知識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不僅可以使自身受益,還可以惠及家人與身邊的人。融合中醫傳統藥膳的形式,我們還可以為患者建立獨特的個體化營養健康方案。
站在傳統醫學的高地上,我們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待人體、思考心肺康復計劃就會發現,各種干預措施的使用都是為了使人作為一個整體與天地合一,順應人本應有的力量與自穩狀態;使人息平氣順,內心安妥恬然,坦然地面對各種紛擾。當我們將這種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指導思想真正地實實在在地落地實施,將會產生無限的力量,真正地為人類健康、為削減社會負擔、為百姓的生活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