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健康,做加法。
心梗的發生與環境、飲食、情緒等因素有關,其中季節冷熱交替的急劇變化是影響心梗發生的關鍵,每年的12月份至來年的2月份是心梗發生的高峰期,也有人將其稱為心梗的“魔鬼季”。
冬季的早晨更危險寒冷的天氣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黏度增加,冠脈血管阻力增加,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而導致心梗。特別是在冬季的早晨,由於生物鐘效應,在剛睡醒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血液中各種激素濃度上升,生理代謝活動增強,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一旦斑塊破裂從血管壁脫落,就會阻塞心臟血管,老人在冬季要避免晨練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心梗雖然危險,但卻是可以預防的,尤其是心梗高危人群,如血脂異常、吸菸、糖尿病、高血壓、腹型肥胖、缺少運動和酗酒等人群,多伴有動脈粥樣硬化,屬於心梗的高危人群。有研究發現,患者即使單獨具有高血壓、血脂異常或吸菸這3項中任何1項危險因素,心梗的風險也會增加3倍,如同時具有3項危險因素者,心梗的風險則會上升至11倍之多。此類人群應提高警惕,重視二級預防。
二級預防分兩步二級預防主要是針對已經發生冠心病和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疾病的患者,爭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目的是改善症狀、防止病情進展、改善預後。二級預防分為兩步,第一步是遵醫囑規律服藥,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這是預防心梗的基礎。
有的老人隨隨便便就停藥,或者不按時服藥,就非常容易發生心梗。如阿司匹林、他汀類等藥物,雖然不能改善症狀,但能夠預防血栓的形成,防止斑塊發生破裂,主要的目的是預防。已有冠心病的老人應養成隨身帶藥的習慣。
第二步是尋找和控制危險因素。超過90%的心梗常有發作誘因,多在劇烈活動、勞累、突然用力、情緒激動、受驚嚇、飽食、突然受涼、便秘、吸菸或飲酒後發生,避免這些危險因素可預防大多數心梗的發生。
另外,“貓冬”無助於心梗的預防,適度的鍛鍊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還可使冠狀動脈建立起側支迴圈,保證對心肌的血供。室外寒冷,不宜早上外出鍛鍊,可以選擇一些室內運動進行鍛鍊。
熟悉心梗發生時的症狀有的心梗有典型的胸痛症狀,有的則會出現其他不典型症狀,只有熟悉瞭解這些症狀,才會在心梗發生時引起足夠的重視,儘快就醫。心梗救治的黃金時間是2小時,如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治療,多數患者都能化險為夷。
大多數人都知道“心梗會胸口疼”,這也是心梗典型的一種症狀,患者往往會有誘因,然後感覺胸骨下或心前區劇烈而持久的疼痛,同時伴有面色蒼白、心慌、氣促和出冷汗等症狀,部分高齡老人或糖尿病患者無劇烈胸痛感覺,或由於心肌下壁缺血表現為突發性上腹部劇烈疼痛,甚至放射至肩膀、左臂、頸部、牙齒,休息和服用速效擴血管藥物也不能緩解,往往會持續超過30分鐘。
有的心梗症狀輕微,但也有跡可循,如運動時出現眩暈,或突然呼吸急促、伴有心慌及胸悶,有的患者則會表現為無法解釋的疲倦、虛弱。另外,不同於以往運動冒熱汗,心梗患者往往會冒冷汗。
發現心梗如何自救老人如果懷疑自己發生了心梗,應保持鎮定的情緒,家人或救助者更不要驚慌,不要慌亂搬動病人、揹負或攙扶病人勉強行走去醫院,這都會加重心臟負擔使心梗的範圍擴大。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說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如果獨自一人在家時,應把門開啟,方便醫生施救,並給家人打電話。患者應立即臥床休息或在有依靠的地方坐下,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體位變動,適當做緩慢的深呼吸可以幫助降低心率(5秒一次為宜,不要太快),如有條件應及時吸氧。
平時應將病歷、醫保卡和既往的心臟病資料收集在一起,放在一個取用方便的地方,同時要告訴家人存放地點。病歷本中最好貼一張直系親屬的聯絡卡,寫上聯絡電話和姓名、過敏史及主要的病情,用藥情況最好也寫上,為急救爭取充分的時間。
很多老人都知道心梗時要趕緊服用一些急救藥物,如硝酸甘油或丹參滴丸、阿司匹林等。需要注意的是,服藥前最好量一下患者的血壓,如果血壓太低,可能是急性下壁的心肌梗死,這種心梗非常容易出現低血壓和心率慢這兩種情況,而硝酸甘油是擴血管的藥物,它會導致血壓進一步下降,不但起不到急救效果,反而會“雪上加霜”。另外,如果胸痛是主動脈夾層引起的(呈撕裂樣劇痛,一開始即達到頂峰),此時則會出現高血壓,如果盲目服用阿司匹林會增加出血,造成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