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面對“癲癇歧視”,我們能做什麼?

近期在熱播劇《三十而已》中,有一個關於“癲癇歧視”的話題還一度上了熱搜,劇中女主的孩子在一所雙語幼兒園上學,突然班上一個同學暈倒、抽搐,原來這個孩子患有癲癇,很多孩子在不瞭解什麼是癲癇的情況下被嚇哭了,引起混亂,最後竟然有家長要求讓這個患有癲癇的孩子退學,那麼究竟如何面對這種癲癇歧視?

癲癇是一種神經性疾病,會出現大腦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根據這個異常放電的位置和傳遞方式的不同,癲癇發作的表現也是多樣的,確實這種發作會在某些方面嚇到其他的孩子,但是它並不是一種傳染病,也沒有攻擊性,作為家長應該做好引導,而不應該在幼兒園就將對某些疾病患者的歧視的視角植入孩子的世界。

其實不僅是癲癇,還有很多神經系統疾病都容易在生活中遭受歧視,患者和患者家屬都會遭受很大的痛苦,甚至會造成患者心理問題,這其實主要是因為大眾對於疾病的理解不夠,害怕這種不正常會對正常人造成影響,然而破除歧視,不僅僅在於醫生的科普,還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努力,我們不需要多麼優待患病的孩子,而是需要做到讓這些孩子能夠正常受到教育和關懷。

癲癇疾病是可以得到治療的,大部分的患者可以達到治癒的水平,經過規範的治療,可以控制到不發作,患者也是可以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的。

遇到了癲癇發作的孩子,我們一定不要恐慌,我們還可以告訴孩子一些力所能及幫助患者的方法。

大部分癲癇發作,其實時間很短,1-3分鐘就能自行緩解,所以不需要特殊處理。我們聽到很多關於給患者嘴裡塞毛巾避免他們咬到舌頭之類的處理方法,但其實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不建議給患者嘴裡放東西,因為患者此時牙關緊閉,強行塞東西可能導致損傷。

癲癇發作的時候,患者的意識喪失,所以需要注意周圍環境的安全,需要將附近的尖銳物品移開,如在馬路或樓梯的位置上,需要將患者轉移到安全的平地上。

不要一直圍觀患者,保證空氣流通,不要用力按壓患者,可以用衣物或毛巾等墊在患者頭下,避免因抽搐導致頭皮的磨損。

如果患者抽搐超過5分鐘,意味著患者進入癲癇持續狀態,需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避免患者出現生命危險。

19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空腹血糖6.7,算是糖尿病嗎?是否需要吃降糖藥?醫生給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