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腫是毛囊及其周圍組織的深在化膿性炎症。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癤候記載:“腫結長一寸至二寸名之為癤,亦如癰熱痛,久則膿潰,捻膿血盡便瘥。”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溼熱內蘊,復感毒邪,熱毒不得外洩,阻於肌膚而發病,治療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為主。臨床採用公英地丁綠豆湯治之,效果良好。
【組方】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綠豆60克。
【用法】前兩味洗淨切碎,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留汁,加水適量,入綠豆,煮至豆熟爛即成。候溫食用,每日兩次,直至痊癒。
【方解】蒲公英方中蒲公英為藥食同源的草本植物,其味苦、甘,性寒,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菊糖、果膠及膽鹼等成分,對於引起癤腫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殺滅作用。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治疔瘡腫毒、癰疽發背、丹毒、毒蛇咬傷等。
綠豆綠豆味甘、性寒,清熱解毒、消暑利水,可解多種食物及藥物中毒,並有消炎、殺菌作用。三味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適用於熱毒引起的火毒癤腫、癰腫瘡瘍,證見區域性紅腫熱痛、捫之堅實,或身熱惡寒、苔薄黃、脈數有力等。
【溫馨提醒】患者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膩、腥發之食物;同時還要保持面板清潔,及時洗去面板上的汙垢和致病菌,勤換洗衣物,勤剪指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