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冬季的火,從何來?

《黃帝內經》說:冬主藏,為陽氣收斂之時,人體內陽囤積;加上冬季天氣寒冷,人體體表汗毛孔便會自動閉合,體內熱邪便無法散發而出,這樣容易滋生體內臟器出現熱症,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上火。

冬季陽氣本就潛藏於人體內,陰氣相對旺盛。如果不當的生活習慣過度助長了陽氣,如:度進補、吃的一些食物又過於溫熱辛燥,像火鍋、羊肉、辣椒等,或損傷了陰氣,人體同樣會出現上火的表現;在中醫理論中,又將內火分為心火、肺火、胃火、肝火和腎火等。不同的部位的“火”有不同的症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各肝腑“上火”的症狀吧!

1、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觀舌:舌尖紅。

調理方向——按摩心包經

按摩心包經可瀉心火。手厥陰心包經,為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心包經。其走向是從左乳上方天池穴,往上行至腋窩,再沿手臂內側中線,行至左手中指指端中衝穴。

2、肺火主要表現為乾咳無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肺與大腸相表裡,有可能出現大便不通暢。所以既要清肺熱,還要通腹氣。

觀舌:舌前半部分紅。

調理方向——按摩合谷穴

按摩合谷穴可降肺火。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穴位,位於手背虎口處,於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中醫認為,大腸與肺相表裡,臨床上很多有肺火的患者,按摩合谷穴,往往收到較明顯的療效。

3、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稍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祕、腹脹;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口臭、大便乾硬、想喝涼水。

觀舌:舌紅有時舌紅苔黃。

調理方向——按摩內庭穴

按摩內庭穴可降“胃火”。內庭穴,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中醫認為,脾與胃相表裡,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此穴位可祛火潤燥。

4、肝火:表現為頭痛、面紅目赤、口乾咽疼、脅肋疼痛、尿黃便祕、甚至吐血、眼睛發紅、口苦、大便幹、頭痛、臉紅等症狀。

觀舌:舌紅集中於兩側。

調理方向——按摩太沖穴

通過按摩太沖穴可降肝火。太沖穴在腳背上,位於大足趾與第二個足趾之間縫隙向上,1.5釐米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上穴位。在按摩此養生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

5、脾火:脾有熱時主要表現為,水液的輸佈會受到影響,出現口臭、便祕、面板乾燥、咽喉腫痛、牙痛、腹脹等不適症狀。

觀舌:舌紅苔厚。

調理方向——按摩內庭穴

按摩內庭穴可降“脾火”。內庭穴,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中醫認為,脾與胃相表裡,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此穴位可祛火潤燥。

總結:請諸位讀者朋友們切勿妄加辯識定論,切勿對號入座,徒增煩勞,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是健康的一大體現,如若有任何疑問,都可在下方提出,我將竭盡所能為您答疑解惑!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瀟灑健壯,身心健康,男士要養好後天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