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承山穴是除溼大穴

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位於小腿肚子下方正當中,是除去人體溼氣的比較有效的穴道。顧名思義,承山就是承受一座山,山,就是我們的人體,人站著的時候,小腿肚會緊張,承山穴位置是筋、骨、肉的一個紐結,是直接的受力點。山,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我們承受的壓力。當碰到潮溼或壓力時,揉按承山穴,它就會幫我們負擔壓力,緩解疲勞。

揉按承山穴時,開始只能輕輕地按、輕輕地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逐步地可以加重手法,在能保障成效的情況下,應該儘量把疼痛減到最小。也可以在每一天早上睡醒時,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恰好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晃動,以推拿承山穴。

揉按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揉按承山穴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效用了,身上的溼邪,正跟著微微升高的身體溫度向外逃逸。

刮拭肺俞穴、脾俞穴,源頭祛痰溼

體內的津液不能運化是因為脾肺虛弱的緣故,強健脾肺,是從源頭祛痰溼的方法。

刮拭肺俞穴

中醫認為“肺為貯痰之器”,因此,溼氣重的人可以經常刮拭背部的肺俞穴,用面刮法從上向下刮拭,還有助於輔助治療痰多咳嗽。

刮拭脾俞穴

中醫認為“脾是生痰之源”,所以還應經常刮拭背部的脾俞穴,用面刮法從上向下刮拭,對健脾化痰、消除腹脹有一定療效。

按摩足部肺反射區、脾反射區

用按摩棒或拇指按揉足部的肺反射區和脾反射區,也能起到強健脾肺的功效。

常推揉脾經,補脾虛、升脾陽

脾的主要功能就是運化,攝入水谷精微和水液,將其轉化為氣血津液,隨後再透過心肺輸送至全身各個臟腑組織,供應人體生命活動之需,因而中醫中脾多虛證、少實證,就是實證之中也常夾有虛象,如食積溼阻者,時間一長必有脾虛。中醫非常重視“後天之本”脾胃功能的調養,其中方法之一就是按摩,推揉脾經以助運化。

足太陰脾經的基本走向

足太陰脾經起於大腳趾末端,隨後沿大腳趾內側的赤白肉際,經第一蹠骨小頭後,向上至足內踝的前側,繼續上行於小腿的內側,沿脛骨後緣,交出到足厥陰肝經之前,再上行膝關節、大腿前內側,進

入腹部絡胃,透過膈肌上行,夾食管旁,流 於心中,與手少陰心經相接。

足太陰脾經上的大穴有血海穴、三陰交穴、太白穴,可重點按摩。用手掌輕緩地推揉脾經的循行部位,從下往上一直推揉到小腿和大腿的內側部位,可補脾虛。

適量運動補肺化痰

肺是產生和貯存有形之痰的臟器,痰溼體質必須益氣養肺。痰溼體質者非常容易感冒,感冒又會誘發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其實,我們人體每次感冒都是對肺的傷害,會加重肺氣虛,因此,平時要注意季節溫度變化,增減衣服。養肺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多運動。因為運動可以使肺葉擴張,撥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吸入更多的氧氣,鍛鍊和增強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1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糖尿病患者使用乳果糖真的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