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信宜市的劉先生今年56歲,3年前因腦梗塞致左側肢體癱瘓,一直在各大醫院接受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但療效不明顯。劉先生長期需要坐輪椅,扶拐也站不穩,半年前經人介紹, 轉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特診室尋醫找到林一峰。經林一峰採用溫陽化濁、祛瘀通脈的思路,使用純中藥治療兩個多月,劉先生能扶拐行走,後續服用兩個多月中藥後完全恢復正常步態。目前,劉先生已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血運不佳 營養神經難見效

針對腦梗塞後遺症的治療,大多數醫生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應用大量的營養神經方面的藥物。但是,部分病人雖然長期使用神經營養藥物卻難以見效,這又是為什麼呢?

林一峰認為,該病的治療重在治血管,而非治神經,神經變壞的原因是血管堵塞失去血運,而大量應用營養神經藥,因沒有血運而不能到達病灶。而是到達其他血管正常的神經組織中去,造成浪費。

“因此,治療的關鍵是恢復病灶組織的血運,血管復通了營養自能到達病灶,損壞的神經細胞才能修復。患者的癱瘓才有可能得以康復。”林一峰說。

恢復血運 溫陽通脈是關鍵

腦梗癱瘓的病人大多會接受針灸理療及康復治療,林一峰表示,這些做法可以預防關節僵直畸形改變,但對腦神經康復卻無本質性的幫助,因此後續的藥物治療不能輕易放棄,更要辨證循序治療。

林一峰認為,該病病人素體陽氣不足,命門火衰,氣化功能異常,則血管內“陰翳”未能透過正常氣化而清除掉,留滯於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形成血管斑塊、血管硬化狹窄等。這就是腦血管梗塞的病理基礎。腦梗發生後,腦神經細胞失去正常血供,繼而導致腦神經失去對肢體神經功能的支配,從而發生肌肉癱瘓,肢體失用。

所以對於該病的治療,關鍵是恢復受損腦神經的血供問題,而並非治療神經本身。採用純中藥治療需要透過溫陽化濁、祛瘀通脈,破開堵塞之脈道,使血脈復通,受損之神經恢復血供,從而從根本上治癒腦梗塞後遺症,使患者得以徹底康復。

6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大醫說丨誰來撫平癌症患者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