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肌梗塞高發的季節
每年冬季
前往醫院就診的心梗病人會明顯增多
眾所周知
胸痛是心梗的一個典型症狀
但由於個體的差異、病史和病因不同
某些急性心梗病人表現的卻是其他痛症
並無胸痛症狀
近日
一位96歲老人
遇上了一次“偽裝”成腹痛的心梗
險些將這位近百歲的老人
送進鬼門關
近百歲老人突發不適,腹痛竟然是心梗!
初冬的夜晚,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位“90”後的病人,李奶奶因腹痛10小時來診,家屬要求先止痛處理。接診醫生結合李奶奶的既往史及發病特點,強烈要求患者做心電圖檢查。
結果一看!心電圖“紅旗飄飄”,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科馬上聯絡心臟科會診,考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要立即開通綠色通道行冠脈造影手術。
然而,這位96歲高齡奶奶的情況卻十分複雜,已經出現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功能極其脆弱,高齡又脆弱的心臟極有可能在手術檯上就出現意外。
更令病情雪上加霜的是,李奶奶既往有慢性腎功能衰竭病史,腎臟指標已經進入了尿毒症期,這是冠脈造影手術的一大難題,因為造影手術需要用到讓血管顯影的造影劑,造影劑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導致腎功能衰竭,很有可能病人心臟好了,最後出現腎功能衰竭惡化而亡。
手術“一波三折”,修復“古董”心臟
面對如此複雜又危急的局面,值班醫生立即聯絡了心衰中心主任呂渭輝,呂主任經過認真的詢問和思考後,堅定地決定最佳治療方案就是急診介入手術打通堵塞的心臟血管。
術科團隊迅速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將李奶奶送到導管室手術。在呼吸機輔助下,李奶奶順利的完成造影。但是造影看到的情況更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心臟總共三條血管,李奶奶已堵了兩條重要的大血管。手術難度大!風險更大!生命危在旦夕!這種手術需要在IABP(主動脈球囊反博)保護下進行,但是這種保護裝置的風險就是把大動脈打破,高齡老人血管迂曲、硬化嚴重,這種裝置有可能會使大血管破裂出血,在這艱難險阻的時刻,術科團隊決定在嚴密監控下植入裝置。最終,經歷重重困難後術科團隊成功地開通了堵塞血管,安全地將李奶奶送回監護病房。
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監護下,李奶奶病情逐漸穩定,可以自行下床活動並順利康復出院。
冬季心梗高發
這些不典型心梗的症狀要警惕!
急性心梗的臨床症狀
急性心梗其典型的臨床症狀是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但由於個體的差異、病史和病因不同,有些急性心梗病人無胸痛症狀,會表現為呼吸困難、咽喉痛、牙痛、背痛或上肢麻木,有的以腹痛、嘔吐、暈厥、休克為主要表現。這些不典型表現防不勝防,容易被人忽視而錯失治療良機。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心血管心衰中心主任呂渭輝指出,李奶奶的例子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都有胸痛的表現。李奶奶是因為腹痛來急診就診,沒有典型胸痛表現,醫生精準的判別以及心電圖檢查結果證實了急性心肌梗死診斷。為後續治療,挽救生命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冬季預防心梗,心內科醫生支招來了
01
冬季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儘量在溫暖的室內進行活動。
02
飲食方面,不要喝咖啡或吸菸,因為咖啡因和尼古丁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03
充分認識疾病,要定期檢查心電圖和血壓,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04
不要過度運動,尤其是不經常鍛鍊的人群。
05
日常飲食中,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以及蔬菜水果,對心臟有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