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裡,談到現代社會,由於情志不遂的人越來越多,肝火旺的人也越來越多。肝火旺的人,容易心情差,動不動就要發脾氣。
可還有很多人,心裡煩躁,想發脾氣又發不出來,無處排解,也就是抑鬱了。這其實是肝氣鬱結的表現。
肝主情志,需要疏瀉,喜條達而惡抑鬱。情志內傷,則肝氣鬱結,氣鬱時間長了,可以導致痰鬱,痰鬱就會引起呼吸系統問題,也可以導致看不見的無形之痰。
氣鬱還可以引起火鬱(肝火),而且發不出來,肝火鬱結在內,讓人覺得心理煩躁,又無可奈何。抑鬱症的情緒不穩,內心懊惱都會肝火鬱結有關。
除此之外,肝之病往往傳脾,出現肝脾同病的證候,比如脘腹脹痛、脅肋不舒等症狀。氣鬱還能導致血瘀,氣滯血瘀,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
所以,肝氣鬱結,絕不僅僅是情緒不穩定,身體也會跟著受折磨。常見的疾病,像乳腺增生、 呃逆、胃痛胃痞、甲狀腺結節、月經不調、梅核氣都和肝氣不舒有關。
為什麼呢?這些病雖然看起來和肝沒什麼關係,但肝經的巡行部分恰恰經過這些地方。
足厥陰肝經起於足大趾爪甲後叢毛處(大敦穴),沿足背內側向上,經過內踝前一寸處(中封穴),上行小腿內側(經過足太陰脾經的三陰交),至內踝上八寸處交出於足太陰脾經的後面,至膝胭內側(曲泉穴)沿大腿內側中線,進入陰毛中,環繞過生殖器,至小腹,夾胃兩旁,屬肝,絡膽,向上透過橫膈,分佈於脅肋部,沿喉嚨之後,向上進入鼻咽部,連線目系(眼球后的脈絡聯絡),上經前額到達巔頂與督脈交會。
從這個路線圖中,能清楚的看出,肝經經過胃、胸部、喉嚨等地,一旦肝氣鬱結,氣機不暢,痰溼血瘀等身體的垃圾,就容易堵在這些地方。堵在脾胃這裡,脾胃升降不利,就胃脹胃痛、嘈雜噯氣。堵在胸部,就是乳腺增生。堵在喉嚨,就是甲狀腺結節,或是梅核氣。
在中醫看來,身體裡的增生、結節甚至腫瘤,都是痰溼血瘀演變來的,痰溼血瘀(垃圾)排不出去,一直積累,就會由水溼,變成痰,再變成增生或結節,最後是腫瘤。
那麼在治療這些疾病的時候,梳理肝氣就十分必要的。而柴胡疏肝散,就是治療肝氣鬱結的常用方。
柴胡舒肝散始載於《景嶽全書》一書,為舒肝行氣的代表方劑。
配方:柴胡6克,陳皮6克,川芎、香附、芍藥、枳殼各4.5克,炙甘草1.5克。水煎服。(劑量來自《方劑學》,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方中柴胡為君疏肝解鬱,香附、川芎活血行氣為臣。陳皮、枳殼理氣行滯,芍藥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相合,共奏疏肝行氣、活血止痛之功。此方適用於肝氣鬱結,不得疏洩,氣鬱血滯而致脅肋疼痛,寒熱往來等症。
當然柴胡疏肝散在臨床中運用的時候,往往需要根據症狀做些加減,比如乳腺增生,加夏枯草、石菖蒲;慢性胃炎,加焦麥芽、檀香;甲狀腺結節,加鱉甲、牡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