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糖友來說,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非常重要!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好,會引起血管狹窄、硬化,使血液迴圈變差,神經得不到足夠營養便會出現病變。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臨床上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多見。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周圍神經病變後,自身感覺會發生異常,這會增加足部損傷和潰瘍的發生風險,累及運動神經時可出現肢體癱瘓,若是累及心臟自主神經,可導致無痛性心肌梗死,甚至是猝死。
看到這裡,有些糖友可能會問了,是不是把血糖控制好了就萬事大吉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它的發病率還與糖尿病病程長短明顯相關。
據統計,糖尿病患病1年以內者其發病率在10%以下,病程10年者發病率在50%以上,病程20年者發病率高達90%以上。
那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呢?如果出現了下面這些表現,就要引起警惕了。
1、手腳發麻
在發病初期,有些糖友可能會出現手腳發麻、瘙癢或蟻爬感等感覺,還有一些糖友會出現感覺減退的表現,表現為手套-襪套樣感覺障礙。
2、疼痛
大約有25%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友以疼痛為首發表現,疼痛的形式多種多樣,如燒灼樣、針刺樣、電擊樣或撕裂樣等等,而且往往越是夜深人靜的時候,痛感越為強烈。
很多患者因此夜不能寐、痛不欲生,嚴重的連日常活動都受到了限制,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3、異常出汗
如果病變累及外周小血管和汗腺自主神經,糖友會出現出汗異常、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體溫調節異常。
其中體溫異常主要表現為肢體過冷,以下肢及足部尤為明顯。出汗異常主要表現下半身少汗甚至無汗,上半身則因為代償而出現畏熱和多汗。
部分糖友可出現面板乾燥、彈性減退,手足乾燥開裂,並容易繼發感染,還可有指/趾甲營養不良等。另外,由於毛細血管缺乏自身張力,致靜脈擴張,易在區域性形成"微血管瘤"而繼發感染。
4、其他表現
如果是內臟神經發生了損傷,會出現相應的不適症狀:
消化系統神經受損:糖友在進食後可能會出現上腹飽脹感、腹痛、噁心嘔吐,或是便秘與腹瀉交替等表現;泌尿系統的神經受損:糖友會出現排尿困難、尿失禁等問題,而前者會引起尿瀦留,繼而引發尿路感染;顱內神經受損:如果是動眼神經麻痺,糖友會出現眼瞼下垂,眼球不能向上、向內、向下轉動等表現。如果是眼神經麻痺,糖友眼球會處於向外下斜視位置,但瞳孔大小及對光反射正常。如果你出現了上面這些表現,就要引起高度重視,並及時去醫院就診了。
那如果出現了糖尿病周圍神經痛該怎麼辦呢?美國、歐洲、亞洲等各大指南均推薦使用普瑞巴林來止痛,它對至少30%~50%的研究人群有很好的改善疼痛作用。
目前有一款和普瑞巴林作用機制相仿的新藥——HSK16149膠囊正在開展臨床研究。前期研究資料表明,與普瑞巴林相比,它具有藥效更強、持續時間更長,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小等優勢,只要符合下列條件即可免費用藥:
主要參加標準:1.年齡在18~75歲; 2.確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疼痛≥ 6個月;3.現階段血糖控制穩定(糖化血紅蛋白≤ 9.0%);4.篩選時需已接受降糖藥物穩定治療至少30天。ECO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