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腎病發生後,在監測腎功能的變化時,大家往往都更關注血肌酐的情況,只要肌酐稍微有點變化,就非常擔心病情是否加重了。

雖然血肌酐是反應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但其實對腎功能的影響卻不大,降低血肌酐指標只是表明指標下降了,但實際不重視就會反彈,最重要的是肌酐下降不一定能代表腎功能好轉了。

因此,在評估腎功能時,腎友們可以看血肌酐值,但也不能只看它,以免影響了對並且的判斷。

想要知道病情的嚴重性,腎功能好壞的真實情況,別忽視了這3項指標才是重點:

1、每日的尿量

尿量的變化是反應腎功能情況的一項重要訊號。通常大家比較關注的尿液指標就是尿潛血,還有尿蛋白相關的,包括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微量白蛋白尿等等。對尿量並不是很敏感。

尿液的形成腎臟是重要的載體,而最終尿液排出體外的量也與腎功能的好壞有直接關係。對於多數腎友來說,尿量越來越少不是件好事。正常情況下,尿量與攝入水的量有關係,基本上是喝多少排多少,喝的多自然排的多。

當腎小球、腎小管受損後,即使喝水量是正常的,但由於腎小球受損無法及時完全把血液全部過濾一遍,如果同時腎小管受損重吸收的功能變差,尿液濃縮,尿量就會越來越少。相當於就是延長了排尿的過程,以前可能半個小時過濾重吸收完流經腎臟的血液,現在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工作。

因此尿量減少的患者,也常伴有水腫、血壓高等情況。同時反應出腎臟的血流量減少,需要注意糾正改善腎臟血流情況,延緩腎衰竭。

尿量低於1000ml是一個分水嶺,低於400ml為少尿,低於100ml為無尿。看你屬於哪個階段?

2、血尿酸值的變化

血肌酐、血尿酸都是反映血液中生成的雜質蓄積的情況,相比於血肌酐的,血尿酸是一個更加敏感的指標。有部分患者在早期由於血肌酐反應比較遲鈍,並沒有明顯變化,但尿酸值卻會先升高。

體內的尿酸三分之二是身體合成,且三分之二需經腎臟代謝。如果出現異常升高的情況,既要考慮到生成變動,同時也存在代謝差的情況。不是所有尿酸升高的情況,都是腎功能不全引起的。但腎病患者出現尿酸,反應出血液內毒素水平升高,腎衰竭風險升高,要注意及時糾正。千萬別等著肌酐升高後才重視,一旦肌酐升高說明腎功能受損過半,病情相對比較嚴重了。治療難度也會增加。

此外,單純的尿酸升高,還要警惕腎小管間質性損害的發生,尿酸過高,沉澱結晶後會造成腎小管的損失,導致間質性損傷,引發急性腎衰竭的情況。看化驗單時,腎友們也別忘了看看肌酐下面的尿酸值。

3、血液指標——血壓血糖

平時我總是大家多關注自己的血壓、血糖的指標,有部分患者認為血壓、血糖高是高血壓、糖尿病的問題,與腎病有什麼關係,就不加以重視。

腎病患者也會出現血壓、血糖高的情況,腎臟發生纖維化後,出現萎縮的情況,導致腎動脈高壓,萎縮嚴重的地方血液流通受損,繼而引起系統性的血壓升高,同時誘發血糖等病症。

為什麼要關注這兩項指標?一方面就是觀察腎臟的血流的情況,如果這兩項指標不穩定,說明腎臟血流差,且濾過作用低。另一方面是預防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的發生。為什麼一味的強調要把這兩項指標控制住,除了傷腎外還會傷及血管、心臟各方面器官,且危害性不可忽視。

7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經常做這3種夢,不是“日有所思”,而是“健康隱患”,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