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尿蛋白水平是慢性腎臟病治療的核心之一,對防止、延緩腎衰竭具有重要意義。
近幾十年來,多種具有降低尿蛋白作用的藥物陸續被發現,均已進入臨床應用,比如:
1. 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常用於降血壓,通用名“XX普利”,即普利類藥物。
2. ARB,血管緊張素2受體拮抗劑,常用於降血壓,通用名“XX沙坦”,即沙坦類藥物。
3. SGLT-2i,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常用於降血糖,通用名“X格列淨”,即列淨類藥物。
4. 螺內酯,常作為利尿劑、降壓藥。
5. 維生素D,腎功能受損的患者要用活性維生素D,比如阿爾法骨化醇(肝功能受損者不適用)、骨化三醇。
6. 他汀類藥物,常用於調脂。
7. 魚油,常用於調脂。(不是魚肝油)
8. 蟲草製劑,野生冬蟲夏草含“砷”往往超標,人工蟲草製劑金水寶、百令膠囊、至靈膠囊等較為安全。
這八種藥物的特點是:無論對於何種腎病,均有一定的降尿蛋白作用,副作用較小且可控,具有“萬能藥”的部分特徵。(這有別於激素、免疫抑制劑、靶向藥等藥物,只針對一部分腎病起作用)
(其中,魚油是否“萬能”還有爭議,部分研究顯示魚油對IgA腎病的顯效率高於其它腎病)
雖然它們依靠“萬能”的作用而在腎病領域具有一席之地,但是,“萬能”也意味著“萬不能”:它們只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病情,對輕症患者效果明顯一些,而對重症患者只能起到輔助作用。要單靠它們達到治療目標(控制尿蛋白到0.5g以下),可能力不從心。
這八種藥物,誰降尿蛋白更好?從尿蛋白的降幅來看:
普利=沙坦≥列淨≈螺內酯≈他汀>維生素D>魚油≈冬蟲夏草
第一梯隊:普利/沙坦(多倍劑量應用)、列淨、螺內酯、他汀,尿蛋白降幅可達50%-80%左右。
第二梯隊:維生素D,尿蛋白降幅15%-20%。與單倍劑量(標準劑量)的普利、沙坦類藥物相當,但普利、沙坦降尿蛋白通常不用單倍劑量。
第三梯隊:魚油、蟲草製劑,顯效率較低,只有部分患者能觀察到尿蛋白降低。
誰的腎功能獲益更多?降低尿蛋白是手段,是過程,而防止、延緩腎功能進展才是最終目標。
從腎功能獲益來看:
列淨>普利=沙坦(>螺內酯≈他汀)
列淨類藥物,以及普利/沙坦類藥物,已經被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證實具有腎臟保護作用,藥監局已經批准其適應症,是唯二的兩類具有腎臟保護作用的藥物。
而螺內酯和他汀,部分小樣本試驗顯示也具有一定的延緩腎功能進展的作用,但證據質量不高。而且部分研究顯示出了他汀對腎功能無效的結果,螺內酯還有促進男性乳房發育的問題,至今沒有成為慢性腎臟病治療的基礎藥物。
至於維生素D、魚油、冬蟲夏草,還沒有確鑿證據顯示它們能防止或延緩腎衰竭,不過,它們在腎衰之外還有各自的獨特用處。
另外,DPP-4抑制劑類降糖藥,比如維格列汀、西格列汀等“列汀類藥物”,也能降低尿蛋白,但只用於糖尿病腎病,並不“萬能”。而且,這類藥物只能降糖、降尿蛋白,而不能延緩腎功能進展。
總之,腎臟保護治療方案仍是以“普利/沙坦+列淨”為主。
分析完這些降尿蛋白的藥物,大家可以看到,並不是一種藥物能降低尿蛋白我們就要用它,因為降低尿蛋白≠腎臟獲益。
可以“美化”尿檢化驗單的藥物有很多,美化腎功能化驗單的藥物也不少。除了以上正規藥物,江湖郎中還有更多的邪門招數,腎友們不要被表象矇蔽,遵守專業的腎內科醫生的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