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上期的話題
首先,花時間和家人分享你的想法,哪怕只有一次。經過長期的治療,家庭對話可能會逐漸減少。 這種 "家庭沉默 "的背後,是患者的想法和家屬的想法的偏差。 患者可能會因為癌症而覺得對不起家人,不能為家人做任何事情,而家人也會覺得想幫助患者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在這種情況下,花時間坦誠地向對方傾訴自己的想法,往往有助於解決問題。
除了家人之外,還有很多地方可以互相依靠和幫助。有的患者不願意說自己的痛苦,因為他們不想讓別人為自己擔心。 這似乎是很多人生活中不依賴他人的情況。 他們不想給家人或朋友添麻煩。
你不必只依靠親朋好友,在這個時代,有很多地方可以相互依靠和幫助,比如同病相憐的病友會、癌症沙龍、同伴互助等。
利用你的筆記和錄音,積極提出問題。經常聽到患者及家屬說,醫生不怎麼解釋。 這可能是因為主治醫生很忙,但也有可能因為沒有問題,主治醫生認為患者瞭解自己的情況。 因此,把你要問的問題記下來,前一天就準備好。
此外,其實有的時候,醫生的解釋方式可能會讓人難以理解。 如果是這種情況,請做筆記或做錄音(經你同意),儘量多問幾個問題。 讓一個家人或朋友一起聽取醫生解釋手術過程也是有幫助的。
其次,有的時候,醫生解釋得很到位,但患者有很強的 "拒絕 "心理機制,聽不進去。 在這種情況下,讓家人陪您一起也是有效的。
很多癌症患者都有很強的壓抑情緒和想法的傾向,很多人都說自己是 "好人"。 但是,沒有必要扮演一個 "聽話病人 "的角色。 努力建立一種關係,當你不懂的時候可以說 "我不懂",當你不喜歡的時候可以說 "我不喜歡"。
如果你覺得和醫生說話不舒服,你可能想和門診護士談談你的擔憂和感受。 護士往往瞭解每個醫生的性格,所以他們可能會給你提示如何與醫生溝通。
如果實在找不到感覺,可以換醫生或醫院。儘管你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但有時你和醫生可能就是合不來。 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首先諮詢護士。 他們熟悉你的醫生的性格和行為特點,也許能告訴你一些建立良好關係的 "竅門"。
如果同一科室有不止一位醫生,您可能要向護士詢問是否要看其他醫生。
如果不能選擇,你可能要考慮換醫院。 這是因為癌症治療時間長,與醫生的良好關係很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徵求 "大病再診斷 "是正確的做法。 透過遠端大病再診斷服務,你可以在家裡預約,讓國內外對您的癌症最專業的知名專家,讓專家為您的病情做一個分析和判斷,要確保在手術或治療前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
關於化療的副作用在接受抗癌藥物治療時,患者最關心的就是這種 "脫髮"。 如果你突然戴上假髮,周圍的人可能會感到驚訝,或者會傳言你可能得了癌症。
如果你在美髮店做了一頂與自己髮型相似的假髮後開始抗癌治療,你可能會發現沒有大的變化,周圍的人可能也不會注意到。
你去還可以參加病友會等,會有資深病友告訴你其他好辦法。
告訴醫生疼痛和副作用,不要忍氣吞聲。姑息治療不僅僅是針對癌症晚期。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噁心、麻木、行走困難等疼痛和抗癌藥物的副作用。 結果,他們的心都碎了,有的甚至說什麼也不想做,也不想接受治療。
應對這些痛苦的措施被稱為 "姑息治療",但姑息治療並不是指癌症的末期。
首先,不能忍痛。提前進行干預控制。 癌症引起的疼痛(癌痛)大部分是可以控制的。 噁心與抗癌藥物有關,但通常可以透過靜脈注射類固醇和其他藥物來緩解。
一定要告訴醫生你的疼痛程度和任何相關的行走困難。 你可以改變藥物的劑量,暫停用藥,或改用其他藥物。 雖然很多患者很能堅持,但由於有些症狀是主觀的,醫學專家很難理解,所以準確報告症狀很重要。
儘量吃自己喜歡的東西,開始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制定目標是有效的。
很多患者在經過長期的抗癌藥物治療後,體力下降,感覺整天躺著,什麼都幹不了了。
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先恢復體力。 儘量多走動,因為腿部的肌肉會很快萎縮(失用性萎縮)。 制定每日目標也是一個好主意。 也可以制定一箇中期目標:"明年我想做____,到時候就能走得動了"。
從你想做什麼和你能做什麼開始。 身邊的人都能幫你。
你不一定要消滅癌細胞,思考如何帶著癌症生活。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有時會鼓勵癌症患者努力抗癌,因為原來大家覺得,具有 "戰鬥精神 "的癌症患者壽命最長。 而現在的研究表明,並不是一定要抗。 現在的醫療已經朝著 "每個人對癌症的處理方式不同,所以我們要重視每個人的處理方式 "的方向轉變。 不必認為 "為了家人"、就一定要抗癌。
要想到 "與癌症共存 "或 "與癌症的疾病相處之道"。
未完待續,每天以連載形式發出一篇癌症治療全流程指南,意在做一套大家聽得懂的癌症科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