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盂腎炎是細菌感染腎臟引起的慢性炎症,病變主要侵犯腎間質和腎盂、腎組織,在晚期可出現尿毒症。
34歲的黃女士在一年前無誘因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排尿有灼熱感,當時被診斷為尿道炎,口服環丙沙星和龍膽瀉肝丸好轉,但此後經常復發,每次都靠吃這2種藥控制病情,嚴重時需要輸液治療,半年前因不順之事太多尿頻、尿急等症復發,同時伴腰痛,低熱,治療近半個月毫無效果,反而腰痛有加重的趨勢,到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腎盂腎炎,因久服抗生素效果不顯不得不選擇中藥治療。
2012年3月16日黃女士就診時,自述平時有乏力身困,腰痠痛,有時刺痛,咽乾低熱,小便頻急、熱痛等症狀。我看了下黃女士的舌頭,舌紅、舌苔黃膩,且脈象呈細數。中醫診斷為慢性腎盂腎炎,屬溼熱下注,氣陰虧虛。治療以清熱利溼,益氣養陰為主。服藥7劑後,所有症狀均大減,效不更方,繼服7劑,已無症狀後用知柏地黃丸調補2個月後自行停藥。
中醫看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屬於中醫的“熱淋”“血淋”“勞淋”等範疇。以正虛為主,表現為正傷邪戀的症狀,是由於溼熱久留,損傷正氣,耗傷津液,導致腎氣陰不足、脾腎兩虛、溼熱未盡的正虛邪實之證。多為在腎虛基礎上感受溼熱穢濁之邪,呈腎虛膀胱熱之證。隨著病情演變,會出現肝腎陰虛或脾腎氣陰兩虛的病機。疾病末期,五臟俱敗,呈關格之證。疾病過程中,除溼熱外,還可兼挾水溼、溼濁、瘀血等實邪。
慢性腎盂腎炎診斷要點慢性腎盂腎炎的診斷可依據以下幾點:
(1)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而且持續有細菌尿或頻繁複發者。
(2)經治療症狀消失後,仍有腎小管功能減退者(如腎濃縮功能差、尿相對密度低、酚紅排洩率下降等)。
(3)X線造影證實有腎盂、腎盞瘢痕形成,外形凹凸不平,兩腎不對稱縮小
(4)經治療仍有腎功能減退。經1年抗菌治療,尿菌培養仍為陽性。若缺乏這些明顯的證據,要確診則比較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