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雪裡開

秋、冬採挖根部,除去莖葉、鬚根及雜質,曬乾或晾乾;葉,夏、秋季採。

生於海拔100-2400m的溪邊、山谷、陰溼坡地、林下或灌木叢中,纏繞於樹上。

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別名雪裡花、地雷、柺子藥、蛇松子

【原形態】

單葉鐵線蓮,木質藤本。主根下部膨大成瘤狀,粗1.5-2cm,表面淡褐色,內部白色。

單葉對生;葉柄長2-6cm,幼時被毛,後脫落;葉片卵狀披針形,長10-15cm,寬3-7.5cm,先端漸尖,基部淺心形,邊緣具刺頭狀的淺齒,兩面無毛或下面葉脈上幼時被絨毛,基出弧形中脈3-7條,兩面網脈明顯。

聚傘花序腋生,常只有1朵花,稀有2-5朵花;花序梗細瘦,與葉柄近等長或稍長,無毛,下部有2-4對線形苞片,互動對生;花兩性,鍾狀,直徑2-2.5cm;萼片4,較厚,卵圓形或長方卵圓形,長1.5-2.2cm,寬7-12mm,白色或淡黃色,先端鈍尖,外面疏生緊貼的絨毛,邊緣具白色絨毛,內面無毛;

花瓣無;雄蕊多數,長1-1.2cm,花絲線形,具1脈,兩側有長柔毛,花葯長橢圓形,無毛;心皮多數,被短柔毛,花柱被絹毛。瘦果狹卵形,長3mm,被短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狀態,長達4.5cm。花期11-12月,果期翌年3-4月。

性味功效

《中藥大辭典》

"辛苦,溫,無毒。"

行氣活血,抗菌消炎,對頭、胃、腹、肌肉及關節等疼痛均有止痛作用。亦治氣管炎,疔瘡腫毒,跌打損傷。

外用:酒磨敷或搗敷。

《中華本草》

辛;苦;性涼

歸心;肺;胃經

清熱解毒;祛痰鎮咳;行氣活血;止痛。主小兒高熱驚風;咳嗽;咽喉腫痛;頭痛;胃痛;腹痛;跌打損傷;腮腺炎;癤毒疔瘡;蛇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研末,每次1-3g。外用:適量,磨汁塗;或以鮮品搗敷。

6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若戒不了煙,這四種煙請拉黑,再便宜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