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竹參
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生於林下或草坡上。
分佈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別名青竹蘭、黑搜山虎、牌樓七、牌骨七、火燒蘭、牛舌片、蘭竹參、小烏紗、牌樓筍、羊合七、見血飛、紅將軍
【原形態】大葉火燒蘭,陸生植物,高達1m。根莖粗短,具幾條長根。莖直立,下部具2-4枚鞘。葉5-7枚,卵形至橢圓形,莖上部的葉常為卵狀披針形,漸過渡為苞片。總狀花序具10-20餘朵花,花序軸被鏽色絨毛;花苞片葉狀,卵狀披針形或卵形,短於或幾等長於花;
花紫褐色或黃褐色,下垂,直徑可達2cm;中萼片近橢圓形,長12-15mm,背面疏被短柔毛,側萼片和中萼片幾等長但稍寬,背面被毛;花瓣卵形較萼片為短;
唇瓣幾與萼片等長,後部近橢圓形,中央凹陷,具2-3條雞冠形褶片,側裂片及先端鈍;前部稍肥厚,中部縊縮多少呈葫蘆狀,先端鈍;合蕊柱連花葯長8-10mm;子房棒狀,長12-15mm,被絨毛。花期7-8月。
性味功效《全國中草藥彙編》
苦,平。
理氣活血,祛瘀解毒。用於咳嗽,胸痛,瘡瘍腫毒,跌打損傷。
《中華本草》:
味甘;微苦;性平
行氣活血;清熱解毒。主肺熱咳嗽;氣滯胸痛;吐瀉;睪丸腫痛;風溼腰痛;跌打損傷;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