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1.冬日養陰

“冬”是終的意思,冬天的三個月宇宙之氣隱閉,此時自然界的萬物伏藏,自然之道為靜,冬宜靜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中的“陽”是指人體的機體功能,“陰”概言臟腑、血液、體液等有機物體。陰陽在人體內處於平衡狀態時,肌體就健康;如果陰陽失衡,便會產生病變。冬日養陰應審時度勢,謹慎人事,節制嗜慾,遠離聲色,淡泊名利。此時應早睡晚起;以待日光,這樣合乎自然及人壽之規律。

2.冬練三九

不怕小鍛鍊,就怕不鍛鍊,平時堅持體育鍛煉的人,如果冬天停止活動,那麼一年的鍛鍊效果就不明顯,故,民諺有“一冬頂三夏”之說。在寒冷清新的空氣中去登山、滑冰、滑雪、長跑等,提高耐寒力,並可培養堅忍不拔的意志。在大風降溫或冰天雪地的日子,不宜承受戶外環境活動的中老年人,可以在室內鍛鍊。室內鍛鍊時,要保持空氣流通。若到戶外鍛鍊,注意選擇向陽、避風的地方,不宜在煤煙瀰漫、空氣渾濁的環境中健身。冬天體育運動量不宜過大、時間不宜久,每次鍛鍊30~60分鐘;也可將其“切分”為每日3次,每次10~20分鐘。

3.擦背、熱敷

一條毛巾,一盆熱水,一隻熱水袋便可安然過冬,關鍵在於每日堅持下去。俗話說“三洗不如一擦”,有病可緩解,無病可健身。人體五臟皆繫於背,臟腑十二俞鹹於背,況且人體自腰至肩背部左右各有穴位31個,而背部正中的腰椎、胸椎直至頸椎這一段督脈又有14個穴位,因而在背部進行適當手法擦摩,通過經絡穴位的傳導作用,以調節內臟各組織的平衡。①敷背。若背部保暖不好,風寒之邪極易通過背部侵入人體,損傷陽氣而致病,或促使舊病復發,如過敏性鼻炎,慢支炎、哮喘、胃潰瘍和心血管疾患。此時,睡覺中背貼一隻熱水袋有好處。如果已經出現咳嗽等症狀,熱敷法更有意義,用熱水袋置於背部,其間隔一件內衣,以免燙傷,必要時配合使用消炎藥物。

②敷腳。終天注意腳保暖,腳一旦受涼,血管收縮,血流減少,會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氣管與支氣管等黏膜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運動減弱,清除病毒的能力下降,潛伏在這些部位的病原體乘機作亂而引起炎症,這就是小兒或老人易患感冒的緣由之一。因此,晚上睡覺時放一隻熱水袋為腳部保暖很有好處。

③敷肚。肚子易脹氣,或因受寒而致腹痛,熱敷腹部有消脹止痛作用。熱敷時,腹部及腸繫膜血液迴圈加快,腸蠕動增快,可將腹內氣體加快排出,熱敷尤其適宜於小兒的虛寒性腹痛。

4.冬日發汗

“發汗法”不僅通經活絡,而且可以擴張人體的小血管,如快人體體力的恢復。①飲食發汗法。在氣溫較高的室內,吃一些熱粥。熱粥以赤小豆糯米粥或綠豆糯米粥為佳,或者是喝紅糖薑湯水,這些方法簡單而適用,可以避免出汗過多發生虛脫。冬天的夜晚比較長,不可多吃堅硬的食物,食後可採用摩腹,散步等方法,以助消化。

②蒸浴發汗法。在浴池或溫泉中洗熱水澡(桑拿浴),使體內邪氣隨蒸發的汗液排出。不過,運用此法要根據自己的身體耐受力而定。不宜讓汗出得太多,防止因此發生虛脫。

③運動發汗法。運動是健身發汗的最佳良方,它能解表祛邪、消熱止痛及防治多種疾病。注意:要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確定運動負荷,切不可做超過機體耐受能力的運動。控制大汗淋漓,只要感到面頰部有汗液流出時,便應停止做“發汗”運動。“發汗”之後應鬆解衣襟或適當脫減衣服,讓汗液蒸發完畢。待身體感到涼爽輕鬆時,立即穿上衣服,以防著涼感冒。

5.冬日抗寒

①常喝姜棗湯。用十枚大棗、五片生薑煎水喝,能增強人體抗寒能力,減少感冒及其他疾患。②夜臥桑菊枕。桑葉菊花可以使人頭腦清新,防治感冒。以碎桑葉和菊花(如數量不夠,可鋪些稻殼)作為枕心。長期臥枕可驅風寒。已患感冒的人,也易早愈。③浸泡治凍瘡。將冬瓜皮,茄根用水浸泡2至4小時後,在火上加熱至50℃左右,用其薰洗患處,具有止癢、加速血液迴圈的作用。把大蔥、大蒜和生薑共同搗製成泥狀後,塗抹於患處對治療凍瘡效果甚佳。乾紅辣椒粉、乾薑粉、大蒜等,按1:3:1的比例調製在一起,放人酒精內進行浸泡,48小時後再加入適量的樟腦,混勻塗抹在患處。④護頭、護腳保暖。人處在寒冷環境中,應注意頭部、足部的保暖。選用防寒帽。有學者研究:當環境溫度為15攝氏度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數的30%;當零下15攝氏度時佔75%,由此可見頭部戴帽保暖與人體熱平衡有著密切的關係。足部受寒則易誘發感冒,最好穿透氣效能良好的棉布襪子和保暖的鞋子。

6.冬季養生以補腎為主

祖國醫學理論認為,五行配五臟,在五行中冬季屬水,配腎,故而在治療及進補時都應以腎臟為主。五行配五色,黑色歸腎經;補腎用“黑色食品”為佳,如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品,再配合適當的體育鍛煉,人的身體就會強壯。進補的方法多種多樣;熬湯、吞丸、飲酒、藥粥,各隨人喜。

7.冬日養生四不宜一不宜過頻洗澡。

冬天裡的陽氣在內潛伏,陰氣在外張揚。上了年紀的人大都患有上熱下冷之類的病,不宜過頻洗澡、散發熱量。一般來說,三五天或十天半月洗一次澡,視身體情況而定洗澡次數。二不宜貪戀烤火。烤火可以取暖,增強身體活力,但是火燃之處溫度升高,周圍的水汽蒸發很快,空氣乾燥;人的體表水分被蒸發,時間一長就口乾舌燥,虛火上升。大火烘烤,易將手足上的火氣引人心臟,使人產生煩躁不安,虛火上升。三不宜坐石、木。俗話說“夏不坐木,冬不坐石”。夏季露天放置的凳椅,經風吹雨打淋變得潮溼,如果久坐,易致關節炎、風溼痛、坐骨神經痛及痔瘡等。同樣道理,也不宜坐在潮溼地面上或水泥地面上。四不宜捂頭睡覺。有些人喜歡在冬季捂頭睡覺,以為這樣可以“更暖和些”,殊不知,被窩內氧氣含量會逐漸減少,使呼吸受到影響,甚至造成呼吸窒息,或因缺氧誘發心腦血管病。如是爐火取暖,還應開窗戶透氣,以免造成煤氣中毒。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徽仁張 | 這種早起,比熬夜還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