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的學問:“多白少紅”、“多瘦少肥白肉"是指雞、鴨、鳥類和魚類及海鮮等顏色偏白的肉類,不包括白色的肥豬肉、肥牛肉等。“紅肉”是指豬、牛、羊等畜類的肌肉、內臟及其製品。畜肉的顏色較深,呈暗紅色。白肉脂肪含量較紅肉低(鴨肉和鵝肉除外),飽和脂肪酸比例較紅肉低,膽固醇含量也較紅肉低,而且白肉脂肪的脂肪酸組成優於紅肉。為避免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在控制總攝入量(每天100~175克)的前提下,應該多選白肉,少選紅肉。專家建議普通成年人每週攝入量白肉(包括魚類、海鮮雞、鴨等)不少於500克,紅肉(豬、牛羊等)不多於500克。
為避免攝入過多脂肪,首先要少吃富含脂肪的肉類,代之以低脂肪的肉類。條件允許時,應多選魚類和海鮮(每天50100克),少選畜禽肉類(每天50~75克);在畜禽肉類中,要多選禽類,少選畜類;在畜類中宜多選牛羊肉,少選豬肉。
要選擇“瘦”(脂肪含量相對少)的肉類,如瘦牛肉、瘦豬肉、瘦羊肉、魚蝦海鮮、雞肉等,儘量少選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如肥肉、五花肉、肥牛肉、肥羊肉豬排、牛排。在烹調肉類的時候把肉眼可見的脂肪剔除掉,如雞皮、肥肉、肉皮魚子等,也是減少脂肪攝入的有效方法。
少吃動物內臟以豬肝為例,豬肝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較肉類低,但含有較多膽固醇,而且肝是機體的解毒器官,養殖生豬時隨飼料、飲水和空氣攝入體內的汙染物(如重金屬、殘留農藥)、抗生素、激素、飼料新增劑、非法使用的物質(如瘦肉精”一鹽酸克倫特羅)在肝(其他內臟也如此)內積聚較多,因此不提倡常吃或多吃豬肝,完全可以通過攝取畜類、禽類和魚類的肌肉來滿足營養需要。
腎、肺、腸、肚、腦等內髒營養價值不及肝,而膽固醇含量卻比較高,並且也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隱患,所以最好不吃。動物心臟的危險性較低,其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與瘦肉相當,富含血紅素鐵和蛋白質,汙染元素也較少,可以少吃。
少吃加工的肉類火腿腸類肉製品,不但營養素含量較低,而且還添加了澱粉和多種新增劑,如增稠劑"(如卡拉膠之類)和“水分保持劑(如三聚磷酸鈉)。一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很少用鮮肉來做火腿腸,而大多代之以肉皮、內臟、下水等含有蛋白質和脂肪的原料。此外,具有防腐作用的亞硝酸鈉是製造加工肉類必需的新增劑之一。亞硝酸鈉有一定毒性,按照國家標準微量使用是安全的,但大量食用可引起急性中毒,長期少量食用有致癌的風險。有些廠家違規新增過量亞硝酸鈉,為了使產品看起來更有食慾,更多廠家新增色素,如紅曲紅、芃菜紅、誘惑紅、辣椒紅和胭脂紅等國家標準允許的色素。
為了突出肉類香氣,肉腸中一般都會加入較多的動物脂肪和鹽分,而動物脂肪富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因此,不要用火腿腸類肉製品代替鮮肉,火腿腸、肉罐頭、肉鬆、肉乾類肉製品應少吃。